苏玄到了花枝巷自己宅院,写了一封拜帖,让六子带上递交给贾府,告知贾政自己过几日天会登门拜访。
然后,苏玄去安抚一下香菱的情绪。
苏玄走进房间时,香菱正心不在焉地打扫房间,眉宇间写满愁绪。
苏玄来到香菱身前,摸了摸她的头,微笑道:“我家小香菱在想什么呢?”
香菱红着脸,眼含泪花地问道:“公子,我是不是给你惹麻烦了。”
苏玄感到有些奇怪,问道:“你怎么这样想?”
香菱眨了眨明亮的大眼睛,一脸内疚道:“看穿着,那个薛大爷肯定是京城权贵人家的少爷。刚到京城,公子就为了我得罪了豪门子弟,呜呜呜~我真是个祸害……”
见香菱一副“受害者有罪”的自我想法,苏玄不由恼火,骂道:“胡说,你才不是个祸害。”
“这件事,你又没有错,为什么要责备自己?”
香菱停下抽泣,抬头看着苏玄道:“我没有错?”
“对,你没有错。”
苏玄帮她擦了擦眼角的泪痕,安慰道:“美貌本身不是罪孽,只是现在这个世道错了。”
“错的是他们,那些膏梁纨绔子弟自诩风流,恨不得世上娇娥尽其所有,天下丽人尽其所欲。
见到美丽姑娘,便威逼利诱,使出各种下流手段,致使清白良家沦落风尘,遭受世人指指点点。在烟花之地,又假惺惺地劝人从良,虚伪至极……”
香菱听到苏玄这番言论,茅塞顿开,小脸浮现出笑容。
她可真幸运,遇见良人,不仅对自己这么好,不开心时候还会哄她。
苏玄见香菱从梨花带雨到笑容明媚,心中不由悸动,低头与香菱亲吻。
许久,两人喘着气,拉丝的口水在从窗户钻进来的日光下摇曳,丝线被阳光折射得五彩斑斓。
香菱羞涩中带着一丝期待,憨憨地问:“公子,我们会有小宝宝啊?”
苏玄愣了一下,没想到香菱这么呆,以为亲亲嘴,一起睡觉久了就会有孩子。
不过也对,香菱从小没父母教,福伯又是个男人,不方便教。
于是,苏玄笑问道:“香菱还这么小,就急着当妈妈了?”
香菱点了点头,垂下双眸,说道:“福伯伯说公子是个多情之人,让我早点怀上孩子,就做主让公子给我个名分。”
香菱的措辞还是委婉了点,其实福伯的原话是:这小子别看长得人模狗样的,其实就是个色中恶鬼。
福伯走前嘱咐香菱早点怀上,一则给苏家刘后,二则让苏玄收收心,专注于仕途。
苏玄道:“你现在还小,太早生孩子对身体不好。”
香菱听苏玄这么为自己这个小婢女着想,心中大为感动,抬头用秋水眸子与苏玄对视。
苏玄感到气氛暧昧,心痒难耐,身体有些不受控制,牵起香菱的小手,眼神火热道:“香菱,我来考校一下你这两个月有没有好好练习吹箫。”
香菱被苏玄灼热的眼神刺伤,忙道:“好的,公子,我去取玉箫来。”
苏玄抓住香菱,幽幽道:“不用了,我这还有一把……”
啊!
呜~
咳咳——
贾府。
贾政正和贾母,宝玉一众姊妹等人其乐融融地用着午饭。
突然,府上一个小厮递来一个拜帖,说送帖只道是江南旧友来访。
贾政接过一看,落款是“小侄苏玄奉上”,连忙拆开阅读。
只见其上写道:
谨奉书于荣国太夫人慈座,政老叔父文席……眷侄玄顿首。
贾政读完,感到文采斐然,面带笑容,有看了几遍。
贾母见贾政不安分吃饭,非要看什么劳什子拜帖有些不高兴。
沉声道:“你一天天就知在外瞎混,回到家了也不安分,现在吃饭的时候,看什么拜帖,扰了我的兴致。”
贾政连忙放下拜帖,请罪道:“母亲说的是,是儿子的不是了,还请母亲大人恕罪。
方才故人之子说要登门拜访,孩儿心中欣喜,一时不察,失了礼数,下次一定注意。”
“嗯”
贾母点了点头,对自己在贾府的权威很满意。
“你手里的拜帖是谁家小子送来的,看把你高兴的,怎么不见你对宝玉这副嘴脸?”
贾政看了一眼宝玉,把正偷和姊妹们说笑的贾宝玉惊出一身冷汗。
心道:“那苏玄不过只不过比自家宝玉大了几岁,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
说着,便把拜帖让人传给贾宝玉和众姊妹传看。
众人看了也道写的不错,唯独贾宝玉称恭维太多,辞藻浮华。
贾政见贾宝玉一副才高于人的做派,有些恼火,摸了摸腰间的玉带,但还是忍住了。
收拾好心情,贾政对贾母道:“母亲,可还记得十五年前到我们府上拜访的苏牧苏正东?”
贾母思索片刻道:“你说的苏家的那个禁军统领,珍哥儿媳妇的舅舅?”
贾政摸着胡须,笑道:“正是!”
贾母疑惑道:“他们不是为了避祸搬到江南去了吗?这么多年都没联系,怎么现在要来登门拜访?”
贾政解释道:“母亲有所不知,几个月前,苏兄在东南抗倭中殉国了,现在苏家当家的是苏兄独子苏玄。
前几月,孩儿前往金陵督建大慈恩寺时,路遇水匪,幸得苏玄出手相救。
与其交谈一番方知是故人之子,当时苏家小子讨要荫封的官职无果,我见他颇有才干,便让来京城,找找门路。”
贾母先是疑惑怎么会有水匪敢惹官府,后又嘱咐贾政以后出门在外要小心。
贾政没敢和贾母说自己是被倭寇袭击了,首说当时与几个同年便衣游玩,不慎遇险。
人老了爱念叨,贾母随后又感慨苏玄父亲好好的人就没了。
最后,看了一眼王熙凤,贾母吩咐道:“风丫头,你回去准备好吃食,住所,再请个戏班子到府里来,咱们热闹热闹。
既是亲戚又是旧友,诚意来访,咱们万不可轻慢了人家,让别人看笑话,要拿出咱们国公府的气势出来。”
王熙凤笑和道:“老祖宗,您就放心吧。我一定让苏家小子见识见识咱们贾家的富贵,也让老祖宗,家里的兄弟姊妹们高乐高乐。”
贾政见贾母答应,也相信王熙凤的管家能力,便不再多言,独自回梦坡斋读书去了。
座下的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春姐妹则是心思各异。
(http://wbxsb.com/book/2HWX-1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bx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