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红楼:风流国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章 大脸宝

 

荣禧堂内,贾母和贾政得知苏玄来拜访,便让家中姊妹退至屏风之后。

贾宝玉不喜应酬,趁贾政没注意,偷偷跑到屏风后和黛玉她们说笑。

薛宝钗见贾宝玉偷摸着过来,打趣道:“宝兄弟,家中来客,你这会儿来这,待会不怕被舅父责罚?”

“宝姐姐不用担心,待会老爷叫我,我出去和他见一面就是了。”

“要我说,这世间的男儿都是些须眉浊物,有什么好见的,还不如和家中姐妹们说会子话。”

贾宝玉大谈了一番“男子浊物论”后,转头问道:“林妹妹,你家也在苏州,可曾听过这个苏玄?”

“我六岁就离了家,到这里来,怎么听说过他?”

这几天,苏玄走贾家门路,进京求官的消息也是传到了众人耳中,众人都把苏玄当成了趋炎附势之辈,心中自是不喜。

黛玉清高自许,目下无尘,对苏玄这种人自然没什么好感,见贾宝玉问自己知不知道苏玄,十分不悦。

她一个女孩子家家,怎么会打听臭男人的事?

林黛玉听到贾宝玉话中提到自己家在苏州,想到自己寄人篱下,不由有些伤感,掩面小声抽泣。

贾宝玉还以为林黛玉生闷气了,连忙赔罪道:“好妹妹,刚才是我的不是,不该问的,今后,咱们不提这臭男人就是了。”

后面宝钗,探春等人也来劝,林黛玉这才止住眼泪。

穿过仪门,苏玄撑着油纸伞,带着香菱,走进荣禧堂前。

“姑苏旧友,苏家家主苏玄拜见史老太君,政世伯,问两位长辈安。”

“今玄奉白玉斗,白玉圭各一对,恭为拜礼。”

荣禧堂内众人把目光纷纷投向堂前,只见一男一女徐步而至。

那男子头戴山字明月冠,身披白雪金丝玉麟袍,手握一把水墨丹青折扇,虎步龙行,英武不凡。

贾宝玉突然叹道:“我原以为这苏玄出身军武世家,定是个粗鄙不堪的军中汉子。怎知长这般好模样?”

薛宝钗摇了摇手中团扇,笑道:“宝兄弟,此言差矣。”

“我想那历史上战功赫赫的周公瑾,兰陵王也都是俊美的男子,怎么军武出身就一定凶神恶煞了?”

探春也附和道:“宝姐姐说得不错,二哥哥,莫非你忘了我们贾家祖上也是以军功起家?现在你不也长得眉清目秀不似军伍中人吗?”

宝玉拍了拍脑袋,恍然道:“是极是极,姐姐妹妹们说得对,是我偏执了。”

屏风前,贾政起身笑道:“贤侄,你可总算来了,快来见过我母亲。”

苏玄低身行礼道:“小子苏玄见过史老太君,祝老太君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贾母见苏玄长相俊秀,气质不俗,礼数周到,心中也是十分欢喜。

于是笑道:“你就是苏牧小子的儿子?”

苏玄抬头道:“正是!”

贾母夸奖道:“不错,比你爹俊多了,人也开朗,嘴也甜。”

苏玄笑道:“老太太过奖,小子万不敢当。”

随后,又依次拜见了贾政,邢夫人,王夫人,。

贾母让人搬来凳子,把苏玄叫到跟前问情况。

“你进京以来,见过你姐姐了吗?”

姐姐?他这几天一首忙着准备礼物,没有时间去见尤氏。

苏玄道:“回老太太,进京以来,玄诸事繁忙,一首未得闲,至今还只通了书信,未曾拜会过姐姐。”

“本打算今个一同拜访,待此间事了,晚辈再前往宁国府拜会姐姐和珍大哥。”

贾母道:“嗯,鸳鸯,你派个丫头去知会珍哥媳妇一声,让她有空过来。”

一个蜂腰削背,鸭蛋脸面,乌油头发,高高的鼻子,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斑的俏丽丫鬟应声下去了。

苏玄见堂中只有贾府的长辈,于是向贾政问道:“世叔,听闻令郎携玉而生,才华出众,资质非凡,今日怎么不见其人?”

贾政听苏玄夸贾宝玉,不由脸红道:“那个孽障,不过有点小聪明,怎当得贤侄这般夸奖?”

随后对着屏风轻喝道:“宝玉,还不出来见一见苏大哥!”

贾宝玉正愁不能与苏玄交谈一番,听见贾政传唤,心中大喜,整了整衣袖,便出了屏风。

苏玄看向屏风,只见一个鬓若刀裁,眉如墨画,衣着华贵,气质非凡的十二,三岁的少年走了过来。

此人面如中秋之月,色若春晓之花,一副娇贵世家公子模样。

苏玄终于见到贾宝玉,心里有些激动。

不得不说,贾宝玉的颜值确实很高,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人喜欢他。

但面如中秋之月……

脸确实挺大的,可能是年纪还小,没长开吧。

别看贾宝玉在内房厮混,但待人接物的礼数做的还是不错的。

苏玄心道:看来不完全是个废物。

贾宝玉来到苏玄跟前行了一礼,问道:“苏兄,可曾有字?”

苏玄嘴角一抽,回道:“愚兄小字明月。”

贾宝玉本想卖弄下才学,但被苏玄打断施法,不由有些悻悻然,不过还是问道:“因何而名?”

苏玄答道:“在下从小在山上修道,不曾回家,家师又念我心思纯净,故以此命名。”

贾宝玉笑道:“原来兄长是道门中人,怪不得我总感觉兄长身上有一股道韵。”

贾母也好奇道:“好好的哥儿,怎么上山当了道士?”

贾母对道教没有什么恶意,但十分反对家中子弟抛妻弃子,譬如宁国府的贾敬。

苏玄解释道:“我自出生起,体弱多病,不哭不笑也不闹,父亲以为我中了邪祟,常请道士和尚来家里驱鬼,但始终不见好。

后来,三岁时,来了个道行高深的青衣道人,说我心性澹静,是个修道的好苗子,便收我做了徒弟。

如今在山中修行己有十二年,身上病也十成好了九成。”

“啊!”

贾宝玉一拍脑袋,忙道:“真是奇了!苏兄,林妹妹从小疾病缠身,小时候也有个道人说要带她上山。”

苏玄为引贾家女眷出来相见,明知故问道:“宝兄弟,你说的可是那兰台寺大夫林御史的千金?”

贾宝玉惊道:“苏兄,你听说过林妹妹?”

苏玄答道:“为兄入京途中路过扬州,仰慕林探花才情,曾特意登门拜会。”

贾政和贾母都有些吃惊,没想到苏玄和林如海也有过交情。

贾宝玉却心中悸动,没由来生出一股危机感。

苏玄将众人反应尽收眼底,然后一拍脑袋,好像记起来什么,面有愧色道:

“哎呀,我这么把这事忘记。”

说着,苏玄从胸口取出三封信,解释道:“林大人曾交给我三封家书,嘱咐我转交给林小姐。

适才,见到老太太,世叔,诸位长辈一时高兴,差点忘了。”

贾母见苏玄有书信在手,又举止有礼,料也不会惊扰家中女眷,便对屏风后笑道:

“丫头们,还不过来见你们你苏大哥……”


    (http://wbxsb.com/book/2HWX-1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bx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