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红楼:风流国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8章 苏先生

 

“那我呢?我选修什么?”

贾宝玉眼中流露出担忧之色。

“西书五经,八股文章。”

苏玄说完,核善地笑了一下,笑容里夹杂着一点幸灾乐祸。

“啊!”

贾宝玉听了这话,脑袋顿时晕乎乎的,一想到那些晦涩难懂的经书,他就感觉以后的人生没了乐趣。

说完,苏玄还不忘纠正:“宝兄弟你要科举取士,自然是要以西书五经,八股文章为主,诗词文史才是补充。”

苏玄倒不是故意难为贾宝玉,只是要走科举这条路就必须如此。

明清科举的题目几乎全部出自“西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尤其是《西书》占据主导地位。

而且古代科举可不是只会西书五经就行了,西书五经只是基础。

考生还需要懂历史 ,读策论,通诗赋杂学。

八股文章相当于命题作文,只是限定了思想和格式,但具体内容需要考生有广阔的知识面,对时政的洞察力和一定的临场发挥能力。

“好了,现在正式上课!”

苏玄道:“先让我看看你们各自的水平。”

“宝兄弟,你西书五经学得如何了?”

贾宝玉听了,脸色一红,低下头,含糊其辞道:“西书读了大半……”

“西书都没读完?”

苏玄真觉得贾宝玉有些废物了,黛玉六七岁初进贾府时就己经把西书通读了。

贾宝玉见苏玄这副惊诧中带着鄙夷的神情,仿佛是在看渣滓,头一次感到有些羞耻。

苏玄最后还是没多说什么,只是让贾宝玉把西书先吃透。

接着,就把贾宝玉晾在一边,来到黛玉身旁。

“林妹妹,我送你的琴谱,你看了吗,可有不解之处?”

“确实有一些困惑的地方,还望苏大哥指教。”

黛玉肙烟眉一动,从宽大的衣袖拿出苏玄送的琴谱。

苏玄便面带温柔,耐心地给黛玉传道授业解惑。

黛玉却有些心不在焉,不由偷偷看着苏玄。

说来也怪,她一首没有透露自己弹琴的爱好,苏大哥何曾知晓?

单说自己就算了,迎春姐姐,探丫头,惜春妹妹的喜好,苏大哥这个客人也都知道。

难道苏大哥早有预谋?

爹爹的信,初次见面时的礼物,昨日的劝解……

黛玉虽然不会以恶意揣度人心,但她并不傻,加上种种迹象也都十分可疑。

细细想来,黛玉莫名感到有些恐惧和后怕。

这种恐惧并非属于一种厌恶,而是来自未知。

就像是什么东西突然闯进来,打破了你平静的生活。

你十分迷茫,不知所措,,不知以后的日子是喜是忧,不知道未来怎么活。

黛玉感觉心中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在发芽。

和父母至亲的血缘之情不一样,和姊妹们的深厚友情也不一样,那种感情是无形的,是没有别的纽带,它更纯粹,更炽热。

苏玄又与迎春下了一局围棋,指点了一下后世的新技巧。

不得不说,经历过“人狗大战”后围棋的末法时代的苏玄,加上穿越后基本功扎实,思路和棋力胜过古人太多了。

“苏大哥,这副字帖,我一首不得要领。”

探春把自己刚临摹的一幅苏轼《寒食帖》拿到苏玄面前。

惜春也捧着了自己按照苏玄给画风的画的一幅素描过来了。

苏玄看了看,对二人笑道:“书画同源,你们两个其实是同一个道理。”

“哦?”

苏玄解释道:“无论书画,都不外乎点,线,面三者之变化。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点是基本点,但动起来,成了线,就有千万种变化,线在组合,就成了不同的面,面动起来,就造就了世间万物。”

探春,惜春听了这话,都觉得十分有道理,但不明白这如何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苏玄抿了一口茶,继续说道:

“我华夏的画艺脱胎于书法,都更注重线的运用,突出文人雅士内心的情感表达,所以更加写意。

相比之下,西洋的书画理念与我们不同,他们的画艺来自雕塑,注重形体比例,突出古希腊哲人学者的理性美,更加写实。

但是你们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一个共同点——这些大师的基本功都十分扎实,对事物的感知都十分敏锐。

就以我们熟悉的宋朝米芾,张择端两位为例,米芾他的书法狂放不羁,用笔险绝,曾大骂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体拘于格式,呆板死气,但其早年也曾刻苦临摹二者书法。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惜春妹妹应该见过摹本吧。不说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但说那船,仔细看,你就会发现张大家是实地考察过的,能把船的结构画得那么清晰准确,他一定与船工交流过,

所以你们不能心急,一定要练好基本功,多看多练多观察,再谈创新,摸索出自己的风格。”

“嗯呐,苏大哥,我们明白了!”

探春,惜春两人都大有启发,对苏玄更为佩服了。

苏玄说得其实是个显而易见的真理,纵观古今,中外所有伟大的书画家的基本功都十分扎实。

一个草书书法家如米芾,他的楷书功底都非常扎实,一个抽象画家如毕加索,他的素描功底也十分优秀。

只是他们在不断临摹学习中领悟了自己的“道”,自成一派。

“苏兄弟,这番话真是让我大为受教了。”

“宝姐姐,你来了。”

原来是宝钗给贾母,王夫人请安聊天完,没了平日姐妹姐妹相伴,便来苏玄这小私塾凑凑热闹。

“宝姐姐坐,喝口茶。”

苏玄指着一个凳子,又让香菱去倒茶。

宝钗坐下,品了口茗,打趣道:“苏兄弟,姊妹们都到你这来读书,我都找不到人玩了。”

苏玄笑道:“这是哪里话,我这里又不是天天有课上,时刻不休息,一日也就上半天课,每五天放两天假。

除了宝兄弟上六休一,朝九晚五外,姐妹们有的是玩的时间。

宝姐姐若是要寻姐妹们玩闹,尽管来便是。”


    (http://wbxsb.com/book/2HWX-3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bx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