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怒之下,将心中所想脱口而出,看着面前来邀请他的队伍,且能做到悄无声息不惊动任何人来到精准的找到寝宫前,哪怕经过这么久的交谈,皇宫之中没有任何动静。
李世民心中一凛,虽心惊这股隐藏在暗中的势力之庞大,却也心中镇定。他本就是马上皇帝,未曾称帝之前南征北战,他都是主将武力当属人间一流,不然也不会拿下天策上将之名,现在被神明强化之后,更是万人敌。
“头前带路。”
他倒是要看看,究竟是什么人,能在皇宫之中藏下如此大的势力。
只见领头的文臣微微一笑,轻跺地面两下,一条黄土路就出现在了皇宫之中,在繁华的长安城政治中心的皇宫中有一种说不出的违和感。
中年文臣伸手一引,率先走入,李世民艺高人胆大紧随其后,身遭一群身着甲胄的将士跟随在周围自然的将他们守护在中间。
这条黄土路看着不远,没想到走了许久依旧不见尽头,长安城他很熟悉,可走了数里地周围没有一处地界是长安城周围的景象。
李世民心中略感不安,疑惑渐生正准备寻找时间杀破重围,逃往长安,却突然听见了周围传来河水流动的声音。
“嗯?皇宫之下何时有了地下暗河?”
举目望去,却发现那河流不在脚边,更不在地上,心中疑惑之际,那中年文臣抬手指天。
只见一条黄色的长河贯穿虚空,蜿蜒流转,不知其来处亦不知其归途。
河流两旁,一朵朵明艳鲜红如血的花朵绽放,让人不自觉沉醉其中。
“这……这是什么情况?”
李世民看着眼前这诡异的一幕,心中一惊,觉得这情况超乎掌控,准备不顾一切返回长安城,却见到远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座宏伟的城池,其上挂着偌大的三个古老的烫金大字。
虽是不曾见过的字体,但李世民一看见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鬼门关!”
这三个大字把李世民吓得一激灵。
想到了那场血祭,十万突厥骑兵被天雷贯穿的灰飞烟灭的场景,以及鬼门大开那无数魂魄进入其中。
“鬼鬼门关!按照叶凡他们的说法,这不是只有亡者才能进入鬼门关,我这是死了?”
前面带路的中年男子好似猜到了李世民的想法,转身向着李世民解释道:“人皇莫慌,我地府只有凡人是寿数已尽只余魂魄方能入内,但也不是说生人完全不能进。”
“此番是我十殿阎罗之一的阎罗王,邀请人皇前来商议于人间立城隍庙一事。”
李世民勃然变色,他虽是万人敌有霸王之勇,但由于见识过之前的场景,心中抱有对于鬼神的敬畏之心。
心中明悟这些人是地府中人,此时再看他们,只见周围护卫他们的士兵甲胄之下,并无人的躯体,仔细一看是一团鬼影,头部有俩团莹绿色的鬼火跳动。
周围的环境也随之变化,一团团幽绿色的火焰升腾而起,远处的天地间隐约传来若有若无的哀嚎。
正当李世民心中有不好猜测的时候,不愿前行之时,远处的鬼门关,门户大开,一队队士兵列队而出,由俩位将领带领侍立一旁,一尊长着牛头,另外一尊生着马面,身材高大,估摸着有一丈之高,给人极强的压迫感。
两尊鬼将之前还站着一位手持账本的文士,他们静静地侍立在边上,稍许时间,牛头马面同时大喝一声:“阎罗王殿下到!”
之前隐约能听见的狼哭鬼嚎之声,在刹那间就消失了,天地间升腾的鬼火为之一顿。
只见那支队伍中心处,一尊面容威严,充满正气的中年男子迈步走来,其身穿黑色大氅,迈着四方步姿态从容。
“阎罗王!”此时不需要旁人提醒,李世民心中自然浮现这个词。
“请人皇入内一叙。”
阎罗王低声说道,李世民见到这一幕心中莫名有些慌张,他孤身一人,对方侍从环绕,又是鬼神之属若是谈不拢,那就坏菜了。
对方看着李世民止步不前,也察觉了其心中的顾虑,扬声笑道:“人皇的护卫也已赶至,不如一同入内吧。”
李世民闻声心中诧异,忽闻远处传来两声高呼。
“陛下,莫慌臣尉迟恭来也。”
“陛下勿扰。”
只见秦叔宝跟尉迟恭一身盔甲,手持武器,一脸凝重的将李世民护在中间,死死的盯着周围的一众阴兵。
尉迟恭望着对方一声大喝“尔等何人,将我等掳到此处。”
秦叔宝和尉迟恭俩人是久经沙场的悍将,是战场上存活下来的杀神,一身逼人的杀气使他们不惧地府阴兵。
常言道:人怕鬼三分,鬼怕人七分。
哪怕是凡人只要血气旺盛,心中无惧鬼神,那么哪怕是鬼神在短时间内也奈何不了凡人。
而像秦叔宝他们这样的沙场悍将、人间杀神,浑身煞气惊人,哪怕是鬼神当面也要避让三分。
李世民见到周遭因为俩人的到来而退散些许的雾气,心中略定。
对面那位阎罗王笑道:“不愧是一方人间英豪,哪怕来到了我地府之中,也难掩其威势!”
眼见李世民实在不愿入鬼门关,十殿之一的阎罗王也不再强求,一挥手虚空中那不知来处亦不知归处的黄泉就被接引了下来,彼岸花海中有一座亭子出现,其中有石桌、石凳,俩人相对而坐。
“自昊天上帝复苏以来,天、地、人三界的规则也随之重立,幽冥地府重现九幽,你人皇掌控人间,而我等阎罗,自当掌控地域;人间事自有人间法定,阴间事也当以我阴间法治理,其中有些事需要与人皇商议……”
李世民疑惑的看向阎罗王,“地府既掌人间生灵魂魄,死后自当由地府管理,不知阎罗王有何事需要与我商议?”
阎罗王不语,看向身边站着的中年文士,只见文士手持账簿,上去一步对着李世民行了一礼,说道:“人皇当知上古之时,地府自然不需与人间有多少交集,人间与地府各自治理,可如今地府也才复苏,这生死簿的威能自然也没展现,尚不能完全展现众生的生死、善恶,暂时需要人皇配合一二。”
李世民看向文士手中的账簿,“原来这就是生死簿啊。”
“正是,这生死簿上天地自然孕育出的神物之一,有记载众生生死之期,有生灵死亡地府就会按照规定派遣阴兵鬼将,前往人间将其魂魄带回地府,对照生死簿细数生平是非功过,以定赏罚。”
“众生生死皆在其上?”
李世民听闻此话心中一震,就连秦叔宝、尉迟恭俩大悍将也不禁扭头看向中年文官手上的生死簿。
万灵的生死都记载在,这看似不大的一本书籍之上,岂不是说天地众生的命运归宿都由地府所掌控?
一旁阎罗王好似猜到了众人的想法,开口否定道:“世间万灵的生死,命运归宿并不是一成不变,不同的选择会造就不同的结局。这生死簿与其说是定好了众生的命运,不如说是记载众生命运。”
“阎罗王,不知我能否看看?”
说完李世民略显期待的看着阎罗王,他此刻十分好奇自已的命运,得神眷顾的自已会不会有所不同。
阎罗王略微思索,便点头同意。
示意身边的判官上前展示,只见中年文士手一挥这生死簿便自已翻动到有关李世民的一页,随后推向李世民。
李世民的双手有些颤抖,接过生死簿仔细看去,身边护卫的秦叔宝、尉迟恭俩人也伸长脖子看着。
:李世民,大唐皇帝,贞观二十三年入地府,寿元五十一载。
看到这句话李世民,莫名想到了聊天群中那本唐朝历史,其中记载他就是贞观二十三年驾崩的,活了五十一年。
继续往下看去,在之前那行字的下面还有一行字。
祭神之后 得昊天上帝垂怜,命运已改,前路未定。
看到这里李世民心中稍安,继续翻起了秦叔宝、尉迟恭、房玄龄、杜如晦等麾下重臣的记载,其上都批注了寿元几何,不过关于生平之事,只要重大事件方记载其中,只记善恶。
上面记载的事跟他在聊天群那本唐朝历史记载的一模一样,没有差别,只是那些尚未发生的事,生死簿上并未记载。
期间看着李世民翻动麾下臣子的记载,中年文士本想上去阻止,但被阎罗王制止,任由李世民翻看。
大唐历史数百年,尽将记载于生死簿之上,无数人的命运都在这,寥寥几笔不过数页文字,却使他有种人生如梦,恍如隔世的感觉。
他辉煌波澜壮阔的一生,在地府的记载中只是一个故事,并没有什么出彩的。
“人皇稍安,莫要乱想,你之一生前途光明。”阎罗王温和的声音将李世民从那种虚幻而不真实的感觉之中唤醒。
“不知人皇何故出神?”
李世民愣了愣,想到了聊天群中的那本唐朝历史。
(http://wbxsb.com/book/32ML-2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bx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