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她没有站出来支持贾张氏,这也让全院子的人彻底对贾家感到失望。
后来甚至有人想要把贾家逼到饥饿的地步,这虽然是日后的事情,但刘海中闻言大为光火:
“贾张氏,你真是不讲道理。
如果再这样,等给你的儿子办理完丧事,你就离开这里回乡下去。”
其他居民听到刘海中的建议纷纷表示赞同:
“没错,把她赶出去!一个乡下人整天假装城里人,嫌弃这瞧不上那的。”
“就是,让她滚!”
“赶紧走开!”
见众人情绪高涨,贾张氏也感到畏惧,对毫无反应的秦淮茹高声责备:“秦淮茹,你是死人吗?”
然而秦淮茹一句话都没说,目光紧紧锁定在地上的贾东旭身上,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根本未曾留意到贾张氏的呼喊,泪水无法抑制地流淌下来。
这时,易中海恢复了神智,他出言安抚道:“贾张氏,算了,闹也没用了,还是把东旭的后事好好处理了吧。”
闻言,阎埠贵评论说:“老易,总算恢复正常了!”
而易中海则叹气回应道:“唉,如此好的孩子东旭,怎么说没就没了!”
看见易中海恢复正常,贾张氏立刻冲到易中海跟前,急切地说道:“如今东旭去了,你作为东旭的师傅,不可能不理我们的事啊!”
对于眼前的贾张氏,易中海满心嫌弃;同时,他望向正欲离去的何雨柱,唤道:“柱子,等等!”
何雨柱停下脚步,转向易中海,只见易中海似乎突然间苍老了许多,他问道:“大爷,有什么事儿吗?今日的事已经接近尾声了,我还需赶回去,明日还有许多工作等着我!”
易中海回想起之前正是得利于何雨柱的帮助,他对后者表示感激:“柱子,今日之事多谢了!”
何雨柱挥挥手,回应道:“别这样说话,我与贾兄虽已搬家但同属邻里关系。
既然人已经离世,就应遵循尊重死者的传统。
不过仅限此一次,之后大家各自为政,这院落中没有大事我和父亲不会再来踏足。
你现在意识清晰了,接下来的事你处理即可,我要离开了!”
易中海深知为处理贾东旭的事,何雨柱确实费了不少心力,便想再利用他的帮助:“柱子,你想想,东旭已经去了,贾家中再无能挑大梁的人物。
只剩下年老的贾张氏和怀有身孕还带着孩子的秦淮茹……她的肚子里还有一个未出世的孩子。
未来的日子里,她们要如何度过还很难说呢。”
你,如今是我们这院子最有出息的人了,今后是否能够多多照顾贾家?
东旭即使在九泉下也会感谢你的!”
何雨柱轻轻摆手表示:“不用多说,我和贾家依然会像过去那样,今天的事是特殊情况。
日后若是贾家再有事,请不要找我。
我自已也有生活,至于说到东旭的感谢,你要是想要的话就自已帮吧!还有其他事情吗?没有,那我就先告辞了。”
听到这话,易中海着急了起来:“慢点,你怎么这样冷心肠,你那么有能力,为何不帮助东旭家?”
但何雨柱却不屑一顾地回应:“大伯,贾东旭毕竟是您的徒弟,无论你怎么帮助他,都是您份内的事。
我跟贾家既无血缘又非亲属,我没有理由必须去帮助他们。
况且世上还有很多比我更需要帮助的人家,例如孤儿寡妇,甚至有人为了生计而不得不以捡垃圾为生。
你怎么没想到帮他们呢?好了,不要在这里浪费我的时间。
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不会改变主意。
还有什么其他的要说吗?”
易中海见何雨柱态度坚决,无奈地说:“贾家赔偿事宜,你对这个工作应该交给谁有什么想法?”
何雨柱直视易中海的眼睛,坦诚说道:“其实问我这个问题有些多余,毕竟这件事和我没有丝毫关联。
但要是我是贾家的一员,我肯定会推荐把这个工作岗位给嫂子,至少这样一来她就可以取得城市户籍。
如此一来,她名下的两个孩子,甚至是即将出生的,也都会有城市户口。
到那时,家庭就能享受到更多的福利粮食,生活就不会再像现在这般艰辛了。
不过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最终如何安排,那应该是贾家内部决定的事情,与我无关。
就算这个机会给到贾张氏也没问题,毕竟她年纪不大,影响不大!”
听了何雨柱的见解,易中海心中颇为认可。
若果真如其所言,由秦淮茹接手这份工作,贾家就会拥有三至四口人的城市户口名额。
这样一来,每个月就能领到相应数量的家庭口粮,对贾张氏来说也较为宽松。
于是他心想,这几天得向钢铁厂提议这个职位给予秦淮茹,只是没有进一步提及。
随后,他又试图劝说何雨柱:“柱子,别人的家务事是人家的,但贾家不一样啊,你……”
没等说完,何雨柱立即插口:“够了,对于贾东旭而言,您确实不同,因为他曾是您徒弟。
可对我而言,则无异于任何一户家庭。
更何况世界上还有很多比贾家境况更糟的人,连孤儿寡母都未能得到援助,凭什么我要优先考虑贾家呢?无论何时何地,别来找我,我确实没有时间处理这些事!”
说罢,何雨柱便准备离去。
易中海望着即将离开的朋友,心中万分不舍,但清楚对方并非自已可以留住之人。
若执意挽留反而可能让自已更加尴尬。
因此即便内心万般无奈,也只能目送着何雨柱逐渐远去的身影。
何雨柱离开后,院子里的所有人都对他的侠义表示赞许,唯独易中海长叹了一口气,内心充满懊悔。
他回想,若非当初对何雨柱的算计,今天的事情本不至于如此。
其实,即使没有那段往事,何雨柱也不会长期留在这个大杂院中。
在他看来,与其在这里浪费时间对付这群野兽,还不如出去做更有意义的事。
自从他搬出,已为国家奉献了无数努力。
若还住在此地,日复一日地应对邻里间的琐碎是非,简直是折磨。
回家后,何雨柱接上了宋子语与何雨晴,并送她们回到家中。
而与此同时,在这个四合院内的另一角,易中海家里上演着不同的场景:
“老婆,你觉得柱子会不会考虑帮我们养老?你今天也看见了,尽管平常我们对他不太友好,但没有柱子的帮助,东旭的葬礼哪有现在的风光!”
易中海的妻子摇了摇头,“希望不大,柱子今天已经明确表示,无论何时都不会再回到这里。”
听到这里,易中海无奈道:“虽这么说,但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得知东旭的去世,却依旧迅速返回,还特意拿出一百块钱帮助料理东旭的葬事。”
其妻附和:“是的,那笔钱本来是贾张氏积攒的一堆废纸换取的,没想到竟然能够解决今日所需的开销。”
回忆起这一过程,易中海对贾张氏的不满愈发加深:“都是因为那老妇人的贪婪与不顾后果的行为,才会导致东旭遭遇不测!”
妻子好奇追问:“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只听说东旭不幸卷进了机器中,至于他是如何遇害的,则一无所知。”
于是,易中海解释道:“在单位和院子里都有公共食堂。
虽然在工厂工作的人能够享受到不错的餐食,但我们这里只能保障基本的生活需要。
前天夜里,为了满足贾张氏对肉食的执念,东旭不惜花费整晚去市场上寻找,却一无所获。
这让他第二天工作中无法集中精神,最终不幸发生。
如果我能早些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提前想办法为东旭搞到肉类补给,或许可以避免这场悲剧。”
说到这里,易中海不禁自责起来:“东旭为人老实,品德也非常好,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就这样突然离去,真让我痛心。
而且你看,今天的场面,那个该死的老太婆根本没有一点悲伤的表现,满心只有钱财,实在令人寒心。”
金钱至上,连面子也不要了。
面对这样的母亲,东旭还真是倒霉到了极点!”
看到易中海满脸的憎恶,一位大妈也叹息道:“是啊,多好的孩子,怎偏偏摊上了这样的妈妈啊!”
易中海带着悲伤的表情说道:“唉,早知道会变成这样,我该……”
他此刻感到后悔,但这并不是因为他是否给贾东旭买了肉,而是他懊悔未能早些采取行动,除掉贾张氏。
若非如此,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他在心里暗想,既然现在的自已已经能 谋生,并不需要贾东旭的帮助,便决心要好好照顾这个孩子,待其长大后,秘密处理掉贾张氏。
这样一来,他就能无忧无虑地过上晚年,可人定胜天的道理却在这里落了空。
贾东旭的骤然离世让他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化为了泡影。
这让易中海倍感内疚,加之今日贾张氏的行为令其更添几分懊悔,为何未能早日将贾张氏清除。
正当易中海与这位大妈讨论贾张氏和贾东旭之际,突然间传来一阵惨烈的尖叫声。
“救命啊!快来人帮忙!失火了!”
听到呼喊声,易中海连忙穿好衣服,赶往外边。
出门后他惊愕地发现贾家已经陷入一片火海。
在过去,这种情况从不会发生,因为那时有个叫做“傻柱”
的人在照看,使一切都能平静解决。
而眼下,何雨柱的缺席导致没人像傻柱那样照顾贾家人,负责守灵的人由于夜间寒冷不断加柴取暖,直到温暖之后逐渐感到疲倦入睡。
而沉浸在失去贾东旭哀伤中的秦淮茹,并未察觉到这一状况;贾张氏则是吃得太过饱食之后回到屋里睡觉去了。
(http://wbxsb.com/book/AP68-13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bx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