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何雨柱刚刚完成了最新图纸的设计,汤建军走过来询问:“何老师,这处标志代表什么?”
看过汤建军手中的文件后,何雨柱耐心给予了解答,并向他推荐了几本相关领域的专业书籍。
鼓励他仔细研读。
之后,何雨柱全身心投入工作,汤建军则感到无比幸运能够成为他的学生。
短短几日内的收获,远超过他在校三年之所学。
何雨柱总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指导他的知识短板,并推荐相应的书籍以提升其水平。
在这段学习经历中,原本仅停留在表面理解的知识点,已被他逐渐融会贯通,许多曾困扰已久的疑难问题也在此得到了解答。
看着身旁正认真读书的小师妹俞清瑶,汤建军开口提议道:“清瑶师妹,不明白的地方直接请教何工吧,他博学广识!”
然而,俞清瑶摇了摇头回应:“汤师兄,论机械方面何工的确出色至极,这是我不争的事实。
但我是专攻制药领域,这非其强项。”
汤建军劝说道:“师妹,为何不尝试问问?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汤建军的一番话令俞清瑶微微摇头,对何雨柱那近乎无条件的推崇让她一时有些无奈。
生物制药在国内的研究确实是较为滞后的,她早已翻阅了几乎国内能接触到的所有相关资料,其中的很多知识甚至超出了她当时的认知范围。
如今,俞清瑶心中泛起了是否应该到海外深造这一领域的念头。
但同时她也很清楚,一旦离开祖国前往海外,未来是否有机会再回国发展依然是个未知数。
再加上俞清瑶得知,不少在外求学的同胞实际上并未得到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
此外,即使赴外求学,能否真正掌握有价值的学问也是一片迷雾。
归国的同学讲述过,在国外,多数学生要想接触更高阶的专业内容,总是遇到种种障碍。
基础课程的学习或许比较容易,但是若想更上一层楼却异常困难。
面对俞清瑶内心的纠结与不安,汤建军试图鼓舞她道:“师妹俞,为什么不直接问问何工呢?说不定他就掌握了这个问题的关键解答,这样对你来说不是好事吗?”
受到鼓舞,当何雨柱完成了手中的任务,准备小憩片刻时,俞清瑶上前询问:“何师傅,能麻烦您看一下这个问题吗?我已经琢磨了好几天,完全找不到任何头绪。”
接过来俞清瑶递来的资料后,何雨柱开始解释:“哎呀,真是不简单啊。
我们国内现在在生物制药这一领域确实还没出现真正的顶尖人才。
你能够关注到这些基本点,已经显示出了一定的基础功底。
然而要想深入下去,就必须要进行大量的实验操作了。
特别是在探讨这种存在多个变量的情况下,每种物质、每个阶段的时间差和量的变化都会带来不一样的反应。
并非是我保守不愿指导,而是在实践中亲自体验才能获得最真实的经验。
是不是之前很少动手做实验呢?”
原本还怀疑的俞清瑶顿时惊住了——面前的这位何雨柱竟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生物制药的相关知识。
见到俞清瑶那意外的表情,何雨柱笑着说道:“没想到吧,我在这方面也有一些造诣呢!我的学习能力很强,不过你们这个领域的学习光靠理论学习远远不够,必须要实践才行。
对于实验设备,你是已经熟练了吗?还是有些许生疏?”
随着何雨柱的问题,俞清瑶迟疑了下才答:“是有的会,也有的不会。”
听到俞清瑶模棱两可的回答,何雨柱追问:“那你究竟会不会?”
俞清瑶坦白:“就是有些懂,有些不太清楚。”
观察了一会儿,确认距离下班还有一些时间后,何雨柱提议道:“还有段时间才能下班,走吧,带你参观一下我这边的生物实验室吧!”
他随后领着俞清瑶走入实验室,一边指引她说:“先别动那些装置,这里有各种设备的名字、用途、操作步骤和重要须知及实验数据。
你现在先从熟悉这些工具开始,等到哪里有不清楚的,随时来找我好了!”
眼前这装备齐全且现代化程度极高的实验室,让俞清瑶大为震撼。
原来,眼前这个似乎不起眼的何工确实在该领域有所建树。
这使得俞清瑶对自已之前的误解深感抱歉,决定稍后务必向汤建军表示感谢。
而眼前最重要的是迅速适应这里的环境。
何雨柱没再继续绘画,反而等到该走的时候,就急着去看望自已的儿女。
两个孩子何晓与何花十分懂事,空闲时候,何雨柱总陪在他们身边,悉心指导。
无论孩子们的兴趣是什么,何雨柱都会尽全力教导。
两人的智力都很高,学什么都快。
正当何雨柱教导他们时,何雨水回家了:“哥哥,我回家了!”
何雨柱望向骑车归来的何雨水,问道:“雨水,你是放假了吗?”
何雨柱点了点头。
此时,何晓与何花也跑了过来,对着何雨水叫道:“姑姑!”
何雨水满脸笑意,看着这两位侄儿与侄女,心中浮现出自已年少时与哥哥一同学习的画面。
“哥哥,何晓和何花他们,跟我当年比起来如何?”
何雨水自信地询问。
“差不多吧,有时还挺机灵的!”
何雨柱淡然回应。
何雨水轻轻哼了一声,她深知,若非自已努力锻炼,也无法承受这般繁重的学习任务。
与哥哥相比,她的能力的确略逊一筹。
于是,何雨水对未来有了清晰的规划:做个称职的领导,挣些稳定收入,遇到合适的男子,恋爱结婚生子就好。
虽然年仅十三,但她的个头已堪比十七、八岁的少女。
加之校园中恋爱的现象十分普遍,使得她逐渐变得成熟起来。
言谈之间,丝毫不见十三四岁孩童的稚气。
何雨水转向何雨柱问道:
“回来的路上,听嫂子提了,说贾兄去世了?您特地回去悼念?”
何雨柱点头表示:“是的,院子里就只有他值得怀念,因此前去致哀。”
何雨水理解地点了点头。
关于四合院的事,她本就了解不多。
自与何雨柱同住后,她对那里更少了关心,也没有太深的情感。
何雨柱清楚这一点,便对她说:
“正好你在家,有空帮帮忙教教这俩孩子!”
“没问题,哥你安心处理其他事情,教育何晓与何花交给我就行了。”
何雨水答道。
对于何雨水的能力,何雨柱完全信任。
目前,两个孩子所学的内容对她而言不过是小意思而已。
安排妥当后,何雨柱便将孩子托付给何雨水,转身做起饭来。
用餐期间,何雨柱向大家通报:
“关于最近的形势,大家应该都已经知晓了吧。
如今单家独户自已开灶的已经少见了。
我们这里加上你们几位,算是个小集体用餐点。
但我希望各位不要外泄,毕竟我们的生活状态在外界看来颇为让人羡慕,况且大家都投身武术训练,必须保持良好的体能。
外人还不知道我囤了大量粮食。
万一消息传出去,后果不堪设想。”
听到这里,肖成渝保证道:“何大哥,这事你无需担忧,若是有人袭击您的院落,我们有权采取措施,甚至可以 防御!请安心。”
南宫艳与孙浩亦点头表示同意。
何雨水则说道:
“哥,我打算出去散散心,好不容易放了个假,我想要稍微放松下!”
何雨柱闻言点了点头:
“行,你已经是大学生了,外头的事自然能应付一些,但还是要多注意安全,别到处乱讲家里的事情。
遇到什么麻烦对付不了,就赶紧跑,来找我解决!”
听到哥哥的话,何雨水感到心中暖流涌动:
“哥,谢谢你的关心和支持!”
看到何雨水如此反应,何雨柱挥挥手说道:
“傻孩子,跟我用得着说这些?家里的肉还没吃完呢,你带走些,回去让老爸和宋姨尝尝。”
何雨水点点头。
两人吃过晚饭后,何雨柱继续前往单位。
而何雨水则蹬上自行车,朝帽儿胡同的方向驶去。
来到目的地时,并未见到何大清的身影,得知他已经上班。
只有宋子语正在家休憩。
她见何雨水到来,便唤起了侄女:
“妹妹,是你啊!”
放下车上的物品,何雨水开口道:“宋姨,这是我哥特意让您带来的。
话说最近为何不过来找我们?”
宋子语回应道:
“每天都是你们准备各种好菜招待我,这样我怎能安心享受呢?”
何雨水笑了笑道:
“您可能误解了,那些食物即使您不去也照样会做的。
要知道,我们都从事的是体力活动,必须保证饮食营养。”
宋子语若有所思地说:
“原来以为去到那里会得到特别款待……”
“如果是特意为您准备的话,怎么可能是普通饭菜?至少也该是过年的宴席标准呀!”
听到此处,宋子语疑惑地问起肉类来源。
何雨水答道:
“具体不清楚源头,但我从未追问过,既然有东西吃便是最好的。
大哥的具体工作你也了解,有些事情不必过分追究,免得触及敏感话题。”
宋子语理解地点点头:“说得也是,确实不应太过深究!”
接着,何雨水好奇地问道:
“对了,关于贾家四合院的事情,您有所耳闻吗?”
宋子语回答说确实有所了解,但事情并不复杂。
何大清曾讲述给家人听过。
贾东旭的去世并未引起太多波澜,然而他的离开却带来了不少纷扰。
(http://wbxsb.com/book/AP68-13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bx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