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等到五年或六十年代初期的特殊时期到来时,何雨柱手中储备的货物可以换取十倍,乃至数十倍的价值回报。
那时,许多所谓的宝贵物品将不及一餐的价值。
由于这些非实用品不能食用也不能充饥,所以何雨柱近几年一直不断累积肉类、谷物和各种资源。
何雨柱已储备足够用三年以上的食物与物品,有陈雪茹的帮助,即便是未来物资极度紧张的时刻,家中储存的布匹也能一直持续使用到开放时代。
当国家进行国债券置换的时候,物资最为紧缺,而现阶段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尚属相对宽裕。
正当众人议论之际,阎埠贵从前院走进,见到何雨柱正在整理他的自行车,眼中尽是艳羡之情,回忆起初衷因为价格高而放弃购买的心路历程。
此刻即使有钱也难买到新的自行车了,因自行车票的获取极为困难。
而且整个大院内唯有何大清拥有一辆自行车,而现在看起来,何大清一家两父子各拥有一辆车,这令旁人十分羡慕。
阎埠贵开口问道:
“柱子,你现在已经有自行车了吗?”
何雨柱笑着回答:
“大伯,上次回家时我就骑这车回来了,这车是我在拜师学艺的时候师傅送给我的!”
阎埠贵有些不解地问道:
“可你说去读大学了?那时候还说你是磕头拜的师啊!”
何雨柱未作答,而是杨小迪替他说:
“我老公可是取得了一级厨师资格证书,他在读书的同时就已经学艺成功了!”
听到这里,院内的所有人为之震撼,经过这段时间对各类职业评级标准的广泛传播,每个人都了解了一些关于技能等级的知识。
特别是阎埠贵,通过学校的堂哥了解了这些信息。
他知道成为一级厨师意味着多么的难能可贵。
此刻,站在不远处的老妇贾张氏则冷冷地说了一句:
“哼,才区区一个一级炊事员就这么得意了?我家儿子可是二级钳工呢。
他师父还是六级钳工呢,一个小一级炊事员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这时,阎埠贵赶紧解释道:
“嫂子,其实炊事员和钳工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钳工从一级到八级,越往上级别越高;
但炊事员刚好相反,从十级到一级,数字越小反而越高。
比如说一级炊事员,他们的工资可以达到八十九块五。”
听完阎埠贵的话,贾张氏倍感失面,毕竟在这大院里,大家都公认她儿子是最优秀的。
谁知,何雨柱回来没多久,竟一下子超过了她儿子。
尽管如此,贾张氏仍强嘴辩道:
“我的儿子那么聪明,迟早能成为八级钳工!”
此时,一旁的杨小迪忍不住笑着说:
“哈哈,何雨柱哥前不久刚刚考下了八级钳工!”
阎埠贵听了这话后心想:这可是九十九块钱的高薪,
甚至比一级炊事员的工资还高出了九块五呢。
他转向何雨柱问道:
“柱子,这是真的吗?”
何雨柱微笑着点头回答:
“对啊,我只是随口试了试,也没想着非得要去做钳工呢。”
这一番话说得在场的人都沉默了下来,这样的说法在他们看来简直不可置信:
不打算做钳工?考八级就是为了好玩?
这个大院里的大部分男士都在轧钢厂工作,自然对评级制度非常熟悉。
见大家如此,阎埠贵再次追问道:
“既然你不想要做钳工也不打算成为炊事员,那你今后打算是什么呢?”
此时,杨小迪自信地插话道:
“柱子哥是要当工程师的!他已经持有五级工程师资格证书,怎么会屈尊去做这些低级的工作!”
听到杨小迪的话语,在场的不少人都是首次了解到有这样一个职业存在。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工程师”
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存在。
“工程师啊?我听人说这个职位挺厉害的!”
“确实,听说即使是等级最低的工程师也能拿到超过一百的工资呢。”
“没错,若是换作旧社会,那可是等同于百万年薪了!”
“现在也是吧,每月收入过百,在我们这里简直是高收入了,谁见过这样高的工资呀!”
“一个月上百呢,这么多的钱该怎么用啊?”
“就算顿顿吃肉恐怕也都花不完吧!”
“真不错,看人家何家人如今多风光。
全家都有城市户口不说,
大清朝月入七十一块五已经是不错的收入,更别提何雨柱的高薪水了,一个月能拿到超过一百,
这加起来可真是相当丰厚的一笔收入!”
众人议论纷纷,言语中不乏对何家人的赞美和些许羡慕。
听到这话,贾张氏脸上满是醋意,眼里几乎都要喷出火来。
当初,她因为觉得城市户口的费用过于高昂,
拒绝了给孩子上城市的户口。
殊不知后来政策变化,没有城市户口连日常购粮都会受到限制。
反观何家却因早早地解决了孩子的户籍问题,得以享受到诸多便利。
如今,除了她的儿子之外,
她家再无他人享受这种待遇。
而她儿子的户籍,此刻也只能依赖她的身份才能得以保留。
棒棍儿、小当与秦淮茹一样,还有我自已,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村户口。
而现在想要变成农村户口,已经不再被允许。
想转变成城市户口的途径有几种:首先是在城市有一份正经职业,单位会开具介绍信,街道办事处便会受理,给你办理城市户口;
第二是立了大功的,能够因此获得城市户口的奖赏,而且会安排工作;
最后一个就是考大学了,与之相随的工作分配也是一样的。
那时,只要毕业是大学生就一定会有工作的机会,即使不是本科毕业,哪怕是中专或大专也会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
贾张氏不屑地说:
“哼,你们这些人真是闲的慌,别人过的怎样,跟你有什么关系呢?他给过你半点利益吗?”
听了这番话,傅家的大嫂并不给贾张氏好脸色看:
“贾张氏,我们又没脸皮地去夺别人的食物吃,甚至被人揍了。
我们愿意讨论这些事情,你又管得着吗!”
这位傅家女性在四合院里一直是个不显山不露水的人,但她的男人在肉类加工厂里当着个主任,
整个大院里,除了赫家人,就数傅家人餐桌上总不会缺少肉了,而且她家中有几个儿子已经去了部队服役。
如果此时自已真和这个女人闹上,街道上的工作人员绝对会帮着傅家把自已一家给扫地出门。
要知道,上次若非贾冬旭和易钟海出面讲了情面,恐怕贾家早已经被赶走了。
从此以后,只要傅家女性反驳她,无论说什么,贾张氏都不得不憋着。
(http://wbxsb.com/book/AP68-6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bx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