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四合院:何雨柱别样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6章 全面掌控

 

称自已为一级工都已经是一种恭维了,他不过是较为熟悉操作而已。

但借助这些机器进行检验后,顾知秋发现即使这样,凭借他的技术担任二级工也不成问题。

他意识到关键不在于个人的技术水平,而在于此处的机器特别先进。

根据何雨柱的介绍:

“所有这些机床都由我重新设计,部件完全是由旧的机床制造而成。

这些重新设计的机床提高了接近一倍的工作效率,而准确率则提高了大约80%。”

何雨柱表示旧的机床不再适用,希望顾知秋把它们退回去,“将来我要用的新机床会是我设计的!”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何雨柱所说的性能提升已经是保守估计。

真正的技术工人若使用,效率和精度还能更高一些。

听到这里,顾知秋意识到了他遇到的是个巨大的机遇。

听到何雨柱话后的顾知秋立即回答说:

“不妥,这些先进的机床需要上交给国家。

既然你能制造这些,那就再做一套吧!还有,这些机床有图纸吗?”

何雨柱回答:“凡是需要上交的我都准备好了,就在旁边库房里,每个型号备有两套。

现在缺少原材料,无法生产更多,这个实验室仅用于实验,实际产能有限。

我这里有完整的图纸集,涵盖了这些机床的部件制作、组装、日常维护和修理等,甚至包括工种级别的评估标准,但请千万记得不要用这批机器来测试技术级别!”

对此疑惑,顾知秋提问:“这是为什么?”

何雨柱耐心解答道:“一旦启用这些高性能的机器,连一级技术员都有可能直接通过 或更高级别的评定,

六级技术员可能轻易就能达到八级的标准。

大量高级技工出现意味着 需要负担更多的费用。

同时,这样做也会对其他通过艰苦努力和真正技艺获取高级称号的专业人员不公平。”

听了解释后,顾知秋点头赞同:“若非你提醒,我还真没想到这点。

你说得对,这确实需要向高层报告才行。

但是,何雨柱同志,你的成就不可估量啊,我现在就让人上报这件事!”

何雨柱点头回应:“好主意,我去拿那些资料!”

接着,两人一同进入何雨柱的办公室,从保险柜中取出了一大堆手工绘制的图纸。

何雨柱将所有资料平铺在长桌上,并对顾知秋说道:“这些都是我的成果,涵盖设备图纸、操作手册、组装程序、故障排除及维护指导等信息。

这些都是独家版本,建议您尽快复制一份保存档案用,然后将其提交给相关方面,一旦丢失将会无法找回。”

顾知秋同样点了点头,回答道:“这一点非常清楚,我们以往就是这么做的。

你在这里稍等片刻,我去组织人员过来!”

说完他就跑出门口。

不久之后,几名沉默不语的军人出现了,迅速高效地整理并打包好所有的资料文件。

卷末离去,未对何雨柱交代任何话语,何雨柱注视着顾知秋的身影渐行渐远,随即全神贯注于手头即将开展的项目。

毕竟这些项目的成果一旦提交成功,除了各类奖赏,对他个人来说也就无太多额外事务了。

此时他心中思索着当前全国范围内的材料短缺状况,尤其特种钢领域尚为空白地带。

而特种钢又包含了多个品种。

为此,何雨柱计划着手研发转炉炼钢的技术方案。

鉴于他所掌握的材料科学已达到第8级别水平,即使是电弧炉也能在其掌握之下构建而成。

不过鉴于国内电力供应现状尚未充分普及和完善,这一技术显得有些超前。

而转炉炼钢法自古以来一直在被使用,仅在工艺流程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成熟与欠缺问题。

对此深思熟虑后,何雨柱着手开始草拟相关文件。

其对整个工艺的核心——以氧气为介质,将铁水中含有的有害杂质(如硅、锰、碳、磷等)去除的过程了然于心。

该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热能,维持熔池内的高温状态,从而有效节约能耗。

关于配套的装备需求亦一清二楚:主体原料供料、散状物料供给及合金原料供应系统不可或缺。

具体包括了铁水容器、炮弹状的鱼雷运输车厢、铁水包、废弃钢铁处理设施、天车吊装设备、铁水保温设施、预热工序装置、底层存储区域、输送带传送系统、高仓位的原料仓库以及相关的定量给料和投喂机制等。

当这一切构思清晰地浮现脑中时,何雨柱动笔如飞,流畅书写起来。

与此同时,另一边,顾知秋则携带着成品前往工业部门。

工业部门的主管见到顾知秋后立即热情迎接:“哎呀呀,真是大活菩萨降临了!这次你又带来了哪些宝贝发明呢?”

顾知秋笑呵呵地说:“陈主任,这次可是给您带了一份真正的厚礼!”

对此,陈主任表现出了浓厚兴趣,追问:“哦?是何方神圣?”

顾知秋透露:“一套完整的机械设备——我们自已的车床生产线!”

陈主任听到这番话后惊得瞪圆了双眼:“你们竟真把这种设备研制成功了?”

顾知秋点头肯定道:“的确如此,所有设计都是自主完成的,并且性能优于市场现有产品。”

此言一出,陈主任立刻兴奋地反问道:“你确定?”

“那还用说,我要是骗人也绝对不会拿这样的大事来开玩笑的。

证据都在这儿了!”

顾知秋说着,展示出了随身携带的相关资料和技术设备模型。

就在这一瞬间,陈主任仿佛得到了极大的喜讯般迅速转身离去,顾知秋见状向身边的小李(原沈秘书的更名处理以增加多样性)问道:“李秘书,这是怎么回事啊?”

小李轻叹一口气答道:“原来今日外贸部有一个重要的采购会议,正准备大量引进进口的机床。

你知道,目前我国急需机械装备以支持各项事业发展。

没想到你今天突然带来了一个这么棒的好消息……若是此事属实,则可为国家节省下大笔资金。

要知道我们现在的外汇储备非常有限……”

闻言,顾知柱(即顾知秋,保持原姓名以便连贯)深有感触地回应道:“是的,现在我们有了自产的车床系统,就再也不怕受到外部的制约了!”

沈秘书听到顾知秋的话,点头说道:

“说得对,如今我们拥有了自已的机床,再也不必受外国人摆布了!”

顾知秋道:

“但这次你们算是捞到宝了?”

沈秘书充满好奇地询问:

“这话怎么说?”

顾知秋转向沈秘书,答道:

“等老陈到来再详细说明!”

不久,老陈到达现场,他径直向顾知秋走来说:

“财神爷来了,给我谈谈关于新机床的情况吧!”

顾知秋安排下属送来材料后,开口道:

“看看这东西,我们研究的成果如何?”

陈部长翻看着手中的数据资料,尽管顾知秋不太懂行,但他对国内与国际的数据情况却是了如指掌。

毕竟是他自已掌管的事宜,读完报告后的陈部长感到颇为震惊:“这数据真的没错吗?”

听见陈部长的质疑,顾知秋一怔,他也不太明白,只是通过实际操作验证了其优秀性能。

“应该准确无误。

而且我亲自测试过这套装置,你也知晓我的技术水平有限,连一级工都不如。

可是,经我自已加工制作出的部件经过精密测量,竟接近于 工级别的精准度。”

顾知秋坚定地说。

陈部长惊讶道:

“真有此事?”

对此,顾知秋有着十足的信心,并未打算误导对方。

“你我心知肚明,何需编造?全国上下达到八级工匠标准的人数并不多,而六、七级工虽然相对较多。

若真能如此,生产出更多精密零件将成为可能。

我们国家在精密零件方面长期匮乏。”

思及此处,陈部长应道:

“如果真能达到这个水准,你的功勋我必定记下!”

顾知秋微微一笑:

“您对我这个研究所所长的了解非同一般,一切功劳当归功于研究团队。

我个人不过是一个协调者罢了!”

听罢,陈部长心领神会,深知不宜深究研究所内部的具体事项。

于是,他又提议道:

“你提过的设备是不是已经带到这里来了?”

顾知秋确认说:

“对,带来了两组样品,现存放于室外的车辆中!”

陈部长站起身来:

“那还等什么呢,赶快前去测试一下!”

接着又指示沈秘书:

“小沈,请通知几位五级、六级的资深工友,要求包括车工、锻工及钳工等多种类型的工人各两名或三名到场参与!”

沈秘书答应下来,正准备离开,却被陈部长叫住:

“稍等,连实习的和一二级的新人们也要一起通知到位!”

陈秘书虽感到些许意外,但仍然迅速回应:

“明白!”

工业部门主要汇聚中高级别的技术人员,但在陈部长的要求下,即便是低级技师也需要尽力寻找并邀请参加。

即使需要跨部门协作,也必须完成这项任务。

陈部长对自已的领域相当熟悉,即使不精通具体技术细节,对整体状况仍具有全面掌控。

他在审阅资料后的反应充分展示了这一点,再次强调了他对报告准确性的疑问。

然而,看到实物后,他相信了顾知秋的说法,同时也为这套新型机床带来的潜力感到激动。

然而,顾知秋还是鼓起勇气开口道:

“没问题的,而且设备我也亲自试过了,您也知道我的手艺,就算是普通的一级技工都做不到。

不过我自制的零部件经过测量后,几乎达到 级的标准了!”


    (http://wbxsb.com/book/AP68-8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bx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