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份心意满满的礼物,孙正红先是怔怔地看着,紧接着反应过来,激动地大叫起来:“啊...哥哥,哥哥你好帅!哥哥你好棒!我实在是太爱你了!” 她抱着围巾跳来跳去,快乐得像拿到了世界上最稀世之宝的人一样。
孙建国继续派发最后一批小惊喜——每人一双手套。
虽然手套没有围巾那般吸睛,但触感极其暖和。
礼品分发完毕后,全家又一起玩耍了一番。
很快三兄妹便投入到欢乐的斗地主导游游戏之中,整个房间再次充满了欢笑声与谈笑声。
零点钟声响起,象征着新的一年开始了。
天空之上,无数焰火绚烂绽放,如同一场辉煌壮观的新年交响乐团表演,将深蓝的夜幕装扮得分外妖娆。
一束束璀璨夺目的光芒在空中划过,就像是流星划破寂静的夜空。
面对着这片美景,伫立在门口的孙建国心情无比畅快,不由自主地展开双臂对着星空呐喊:“新年快乐!!!”他洪亮的声音似乎能够穿越时空界限,带着他对新的一年最真挚的希望和祝福。
随着曙光初现,金光洒向这座古老的四合院,整个庭院内都被幸福的氛围所包围。
笑声和欢乐仿佛跃动的音符,充满了每个角落。
居民们进进出出,面带笑容互相问好。
“新年快乐!”
“新年好哦!”
“祝你新的一年一切顺利。”
这样的暖语如溪流轻缓流动,在院子中贯穿了整个上午,形成一张弥漫节日氛围的声音网。
三个兄弟姐妹也不停歇,他们犹如三只快乐的雀儿,每户人家门前留下节日祝福。
特别是小妹孙正红,她的大红围巾就像是一簇不息的火焰,吸引了每个人的视线。
不论走到何处,孙正红都如一颗耀眼的宝石般闪耀,成为院内众人关注的焦点。
各种赞扬之声好似飘落的雪花,纷纷洒落在她周围,让她的内心充满了甜蜜。
午餐时刻,孙正红还在不断地抚弄着自已的围巾,回味那些悦耳的赞美,沉浸在那份无法抗拒的幸福感中。
林雯翠注视着这般情景的女儿,好像被幸福笼罩的小女孩,但她并不想打断这份美好。
毕竟是新年首日,根据传统,如果这时说些扫兴的话,恐怕不太合适。
就这样让她沉浸在幸福里好了。
因此,1956年的新年初,就这样以一片喜庆和谐的景致,缓缓启幕又渐次落幕。
当年,孙建国17岁,正直青春年少,充满了对未来无限的美好期盼。
新年第二天,朝阳普照在老北京的庭院石阶上,一家人早餐后不久便开始忙碌。
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全部总动员,家什物品整理齐整,携带着精心筹备的礼物,欢天喜地向着郊外前进。
大约上午10点,到达了东方村老家那个令人熟悉的院落,那里洋溢着欢声笑语。
奶奶像极了一位仁慈的智者,笑眯眯地给身边围绕的孩子发放糖果。
各式各样的糖果在阳光下散发着迷人的光彩,孩子们眼中也闪烁着兴奋的光亮。
爷爷和儿子及女婿们围坐在院中,品茗清茶,交谈不绝于缕。
而林雯翠和其他婶娘、嫂子等聚集在一旁,畅谈生活点滴,平凡之事在此刻都充满了趣味。
午时到了,两桌美食满载而归。
家人团坐一处,享用了香气腾腾的佳肴和自家酿造的佳酿,话题源源不断的交谈。
笑声在房内环绕,此起彼伏的家庭团圆场景,恰似最生动的田园画卷。
爷爷目睹此情此景,心中满怀愉悦,他的大笑声如同古钟一般在院落间回旋。
次日,类似的温馨画面也在岳父家上演。
随后一天,在岳父家的小院子里也是人影绰绰,一片热闹场景。
第四天,大家的焦点都集中在一个叫做林纪国的人身上。
林纪国正式在工厂转正后,似乎瞬间变成了一枚炙手可热的新星,村周围的媒婆们对其格外留意,如同嗅到花朵气息的蜜蜂般纷至沓来。
第五天,尽管如此,林纪国觉得自身尚年轻,并对此类事务提不起太多兴趣,于是这事情便暂时搁浅了。
又过一日,这次春节回家,听说此消息的媒婆几乎要踩平了他的门槛,每个人都希望能将自已家的姑娘嫁给林纪国。
第七日,面对这一切,林纪国依旧坚持已见,表示至少再过几年才能考虑这个问题。
第58天,
到了第八天,林洪生气得简直不行,甚至想冲上前去揍那个家伙一顿。
最终还是林雯翠出面,带着笑脸安慰道:“爸爸,您别急,再等等,两年时间而已,等到给纪国分好房子,加上他在市里还有大河帮衬,到时候城里哪位姑娘不是随便挑选的。”女儿这样说着,家中的火气才稍稍平息下去。
吃完中饭,下午便是孙大河一家返回市里的时刻。
毕竟,第六天他们就需回到工作岗位上了,且回到市里还有许多事情等着处理,需要走访一些重要的上级及朋友,同时也会有许多的朋友与同事来拜访他们。
回到家后的孙大河和林雯翠,仿佛成了两颗不知停歇的陀螺,开始了紧张而繁忙的社会互动。
同样地,前往他们家中拜访的朋友也是来往不绝,使整个家庭充满了欢声笑语。
但这欢乐时光仅持续了两天,便如流水般快速流走。
今日,正是钢铁厂数百人返岗工作的第一天,天尚未完全亮时,孙大河夫妇已早早准备好,迎接着新年工作的挑战。
“建国啊,我和你父亲今天上班去了。
你得好好照看弟弟妹妹们,不要让他们跑出去乱玩。
尤其是这一年,对于你和你弟弟非常重要,希望你们在家多多用功读书。”林雯翠临行之际,不忘叮嘱儿子,最后与孙大河一同外出工作。
两人到达钢铁厂后,便迅速投入各自的工作岗位。
即便今天为新年的首个工作日,但厂内事务却十分繁重。
孙大河在办公室中忙碌异常,经过整整一个上午的努力安排和调度,他才能将员工的工作任务妥善安排。
午餐时分,他仅与家人在工厂食堂匆匆用膳后,又立即回到办公室埋头于文档和报表的处理中。
不一会儿,办公室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
孙大河抬头一看,原来是聂主任到了。
“嘿!聂主任,开工第一天,您就已经想到了我,真是太让人感动了。”
“嗨,谁让你是头一天呢,厂里事情多了去了,每个人都忙得团团转。
我这次是自告奋勇,给你送份重要文件来的,如何?有啥好事都忘不了你这老弟。”聂主任边说边递给孙大河文件,“瞧!这玩意儿。”
“哟,这么重要的东西,这不刚刚过完节嘛,正愁没什么新气象,这就好了。”孙大河边回应边接过文件,略翻几页了解大概。
办公室内还有旁人在场,并不适于深读,他于是将文件合上,“老聂,你这可帮了我的大忙,真的得感谢。”
“老弟,这话说到哪里去了,我们之间还需要客气吗?这份文件其实过年之前就有了,只因为假期耽误至今未处理。”
聂主任笑着说道。
“不论如何,我还是要再次感谢你。
有这份文件在手,我可以提前做足准备,不会到时候手忙脚乱。
这件事结束后,兄弟我定找个日子请客,表示感谢。”
面对孙大河诚恳的话语,聂主任答道,“好了,心意收到了。
今天事情很多,我也得动身继续我的拜访任务了。”随即告别孙大河,朝下一个目标进发。
目送聂主任离去,孙大河才真正静下心来认真研究这份文件——正是宣布全国实施八级工人制度的消息。
这对电工程组而言无疑是个大好消息,所有成员都将从中受益。
文件内详尽记载了这一制度的各项考核标准,从技能水平到实操能力,每一个细节都有清晰的规定。
同时,文件列出了不同级别的薪资待遇,一级工到八级工的薪酬范围一一明确,让人一目了然。
连考核的具体时间等相关事宜,也都做了详尽的描述。
以前工厂实行的初、中、高三个级别,总是给人感觉含糊不清。
比如,初級技师的月薪在30至50元之间波动,但具体如何定薪,完全依赖于管理层的主观判断,这种随意性经常引发不满。
但是,新实行的八级技师体系完全不同,其分类极其细致,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已的能力参加相应级别的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获得应有的报酬。
这样的安排,在工人眼里如同一根公正的标尺,让大家都觉得十分公平,心满意足。
到了下班时刻,这个消息犹如春风化雨,迅速在全厂传遍了。
所有工人得知此事后,顿时爆发出了欢呼,这欢呼声响彻天际,连绵不绝,使整个钢铁厂仿佛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尤其是电气部门的工人,他们简直视孙大河为偶像。
这些日子里,孙大河带领大家提前学习、准备,以迎接这一可能的制度变革,事实证明,他们的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下班回家的路上,关于新的工资体系的话题已经成为整个社区讨论的中心。
人们三五成群地讨论着考核的难度,推测各自可能的工资增幅。
在这个由普通人组成的社区,薪水的提升无疑是最好的消息。
入夜后,四合院被黑暗逐渐包围,而孙大河的家中却依旧温馨光明。
(http://wbxsb.com/book/HPFF-6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bx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