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是果敢,也是长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76章

 

OGAS的算力和效率。
  即便如此,依靠现有技术也无法让计划经济完全取代市场经济。从最宽泛的角度来说,计划经济能否克服自己缺点,并胜过市场经济优点,才是能否完全取代的根本原因。
  具体的角度来讲,主要是信息处理的极限和激励机制的问题。即使借助大数据和ai,计划经济仍然需要面临,经济运转和消费者需求的动态复杂性。
  这种动态复杂性,即使是当下的互联网技术也难以应对。
  例如说,当今算法可以预测区域大宗商品的总需求和平均需求,但却无法精确到每一个不同的个人的需求。
  在这里抛开小众和特殊商品不谈,只谈大宗商品,拿食物举例,如果按照平均数去给每一个人分配食物,那必然会有剩余产品。
  因为有的人食量大,有的人食量小;即使特地区分了年龄段和性别分配等因素,依旧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如何削峰填谷,亦或是二次分配?
  无外乎又是计划或市场两种手段。如果交给计划调节,那这些剩余产品又得返回系统,再过一遍进行二次分配,这又要消耗额外性能和算力。
  如果选择市场调节,那就说明了现代计划经济依旧无法取代市场机制。并且市场调节机制是抽象的、其本身是零成本的,不像计划那样又要消耗具体的性能与算力。
  既然选择了市场调节,在正常的供需关系下,那为什么人们不能在初次分配时,就自己主动购买适合自己饭量的食物量呢?还用得着二次分配吗?
  光分配机制的自身成本这一条,哪怕有大数据和ai的加持,计划经济就已经显得尴尬了。
  这还只是为了举例简化的模型,抽象的食物都存在这个问题,那更别说更具体和复杂的需求了。
  那么,一旦具体到各类五谷六畜、蔬菜水果、鱼类海鲜、油盐酱醋、各种熟食、五花八门的零食饮料的不同质不同量的需求等,敢问又该如何高效应对?
  这还只是食物,人类社会目前的产业,光主要工业品就有五百多种,还没算上那些小众衍生产品呢!
  历史上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国家,无论是前苏联、东欧还是中国,都存在商品种类相对单调的现象,从这也能窥见端倪。
  尤其是中国,甚至连成品服装店都没有,只有布匹店,买回去还得找个裁缝做成衣服,做来做去也就那几种款式。
  这种商品单调的情况,恰恰倒映了计划经济的资源配置能力。
  再加上历史上的计划经济,本身也没成功进行信息化升级。那么被市场经济给比下去,就不足为奇了,这本身也是一种历史趋势。
  非要像某些人扯什么“资产阶级法权”、“走资派/反动派”破坏之类的,那顶多只能算直接原因。
  以上是第一,阿芙乐尔的第二个认识,是OGAS的核心,乃解决数据传输和资源配置效率问题,却没能回答如何确保数据安全、避免虚假信息。
  别说对OGAS了,这对当代互联网来说,也是个难题。区块链技术虽然能够解决,但这项技术存在不可能三角,即安全性、高效率和低成本。
  现在,相关领域很多科学家,都在研究怎么解决这个不可能三角。
  听说近段时间中国有了突破,把独立的区块链连成了网,但目前也仅仅是个别领域试点,并没有全面推广。
  中国在区块链领域算是世界领先,但世界前沿尚且如此,更何况在信息技术方面,还需要多多补课的苏联呢?
  第三个认识,计划经济依赖中央指令,即使有OGAS,计划经济依旧摆脱不了集中和指令,因为OGAS本身就是中心化的计算机网络。
  市场经济通过价格规律、利润驱动和风险承担激发创新。而计划经济依赖中央指令,在外在创新压力下,容易陷入创新惰性。
  苏联的计算机技术曾不输美国,但因缺乏市场竞争,缺乏良好的创新激励机制,最终被硅谷所超越。
  综合上述,阿芙乐尔认为,在可预见的历史时期内,计划完全取代市场不可能,但计划和市场的融合倒是未来可期。
  这种融合不是类似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鸟笼经济那种机械的融合,而是有机的融合;依靠现有技术,能有效防止传统鸟笼经济的价格双轨制,所带来的各种腐败和倒货问题。
  但前提条件是,以苏联现在信息技术的水平,连这种现代化版的鸟笼经济都难搞。
  因此,286关于计划和市场关系的结论,以及对计划或市场与社会性质的关系,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这些话并非一派胡言。
  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新苏联只能选择国策“柯西金的遗产”,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激发经济活力、社会创新活力。
  这样才能尽快为了将来能够点“格鲁什科夫的构想”国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与科技前提。
  ————————————————
  阿芙乐尔得知深海入侵中国后,出于唇亡齿寒的想法,她连续几夜彻夜未眠。
  这几天夜里,克里姆林宫里,除了外立面装饰灯外,其他室内灯都灭了,唯独阿芙乐尔房间里的灯还亮着。
  她手里的伏特加喝完了一瓶又一瓶,倒也不是闷酒,而是她这几夜一直思索良久,他想到了千千万万在祖国大地上,为建设社会主义奋斗的劳动者们。
  想到了那些为了苏联光复,英勇奋战付出牺牲的革命烈士们。
  难道他们的英勇牺牲、艰苦奋斗,换来的红旗重扬、社会主义还没开始重建几年,又要山雨欲来风满楼了吗?
  苏联国家的海岸线绵延万里、国土广袤无垠。而苏联红军的实力和兵力,相对于宽广的国土而言就这么点。万一深海对苏联兴师,苏联能挡得住吗?
  阿芙乐尔不甘心,但她也绝对不会退缩。如果哪一日深海真的兵临莫斯科,她也会英勇地战斗到最后一刻。
  哪怕她会被炸得粉身碎骨,哪怕深海会将她的本体碎尸万段、切成废钢、回炉炼化……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一晚她迷迷糊糊地打盹了一小会,做了一个梦。
  她梦见了一个属于这个时代,但却更加贫穷、落后、不完整的新苏联。这个新苏联居然还是个联合政府,由两位舰娘——苏联(船)和莫斯科(船)共同合作领导。
  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那个苏联也在面临着深海的入侵,甚至深海还一路从西欧和西亚推到了斯大林格勒……。
  “当啷!”阿芙乐尔手中握着的伏特加酒瓶,忽然掉落在了地上,酒瓶清脆的掉落声,将阿芙乐尔从梦中惊醒。
  她抬头看了看时间,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词“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阿芙乐尔立刻坐起来,来到办公桌前调整一下精神,刚才的梦境她全当自己过度忧虑所致。
  三天前,阿芙乐尔已经派克格勃,试图弄清深海的真正意图。现在她要做的,是找到有效面对深海的军事


    (http://wbxsb.com/book/I2EO-67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bx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