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言情 > 将门妩帅隐厨烹火定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0章 白水坡的火与雪

 

裴玠率五千精骑在白水坡设伏,以雷霆之势歼灭敌军先锋三千人,一战扬名,朝堂震动。

然而,就在裴玠于军营中与诸将庆功之际,谢妩却站在百味斋的露台上,望着北方天际那尚未散尽的硝烟,心中隐隐不安。

她清楚兀赤绝非莽撞之人,这一战的胜利,或许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果然,阿竹匆匆赶来,低声禀报:“敌军残部并未溃散,反而迅速重整阵型,分兵两路,似有包抄之意。”

谢妩眉头紧蹙,目光微沉。

她心知不妙——敌军反应如此之快,说明情报早己泄露,对方不仅知道裴玠的部署,甚至可能连后续动向也了如指掌。

“立刻去查。”她低声道,语气冷冽,“我要知道是谁把消息卖给了他们。”

阿竹点头应命,悄然消失在夜色之中。

翌日深夜,敌军大帐外风雪交加,巡逻士兵裹紧皮裘,警惕地巡视营地。

阿竹扮作一名送粮商贩,混入敌营。

他身形瘦削,动作敏捷,借着混乱人群,迅速潜入主营附近的粮草区。

他很快发现一个可疑的身影——一位身穿大靖服饰的官员正与敌将兀赤密谈,举止恭敬,言辞谄媚。

阿竹心头一震,认出此人竟是户部新任郎中赵文昭!

原来竟是他在暗中通敌。

更令人惊怒的是,赵文昭手中竟握有一张详细的地形图,上面标注着白水坡的伏击点、兵力分布,甚至连裴玠的调度路线都一清二楚。

显而易见,他不仅提前泄露了伏击计划,还为敌军提供了精准的情报支持。

阿竹屏息凝神,趁赵文昭离席之际,偷偷潜入其帐篷,迅速翻找书信,找到一封未送出的密函,内容正是他向兀赤邀功,并提出进一步合作的条件。

阿竹取出随身携带的备用信纸,小心替换后又仿照笔迹重新誊写,确保不被察觉。

临走前,他在赵文昭腰间留下一道极难察觉的墨痕,作为记号,供谢妩辨识。

回到长安时己是三更天,阿竹将密信交到谢妩手中,附耳低声讲述所见所闻。

谢妩听完后脸色沉如寒霜,指尖轻轻着伪造的密信,眼神逐渐锐利。

“赵文昭……你倒是好胆量。”

她当即召来老耿头,低声交代:“准备一批特制豆酱,用能引发腹泻的草药粉末调配,伪装成‘慰劳前线将士’的补给品,尽快送往敌营。”

老耿头点头领命,动作熟练地开始准备。

与此同时,谢妩让阿竹再次模仿赵文昭的字迹,伪造一封新的密信,内容提及将在三日后于“鹰嘴崖”接应敌军主力,并详细描绘路径及时间安排。

这是一场精心布局的反间计。

若一切顺利,敌军将因此误判战场形势,陷入圈套。

次日清晨,裴玠接到谢妩派人送来的紧急密报,拆开一看,眉头骤然皱起。

信中不仅揭露了赵文昭通敌的事实,还附带了那份伪造的“鹰嘴崖接应计划”,以及关于敌军即将分兵包抄边军的预警。

他面色冷峻,

“她竟然……”

还未等他深思,远处探子飞马而来,急报敌军主力己分兵两路,一路北上绕行,意图包抄定北军侧翼!

局势骤变,千钧一发。

裴玠当机立断,召集众将议事。

“李威!”他厉声喝道,“你即刻率领轻骑,连夜出发,绕道鹰嘴崖,设伏待敌。”

众人皆是一愣。

“将军,为何是鹰嘴崖?”

裴玠目光深沉,缓缓开口:“因为……那是他们以为我们不会去的地方。”

话音落下,他转身望向窗外,仿佛透过风雪,看到了那个正在幕后操控全局的女人。

而她,早己布下杀局。

鹰嘴崖地势险峻,两侧峭壁如削,中间仅容一骑通行。

李威率五百轻骑,在风雪夜中悄然潜入谷口设伏,马蹄裹布、弓弦上油,连呼吸都压得极低。

而裴玠则亲率主力,于白水坡正面擂鼓列阵,大张旗鼓,引诱敌军主力出击。

兀赤果然上钩。

他接到赵文昭“密信”,确认裴玠将分兵两路,其中一路必经鹰嘴崖——正是他设伏的绝佳地点。

他当即亲率八千精锐,星夜疾行,欲在途中截杀裴玠分部,断其退路。

可他万万没想到,等待他的不是溃散边军,而是李威蓄势待发的一支利箭!

当第一支火箭点燃黑夜,山谷两侧火光骤起,滚石与箭雨倾泻而下,敌军顿时陷入混乱。

“杀!”

李威一声令下,五百轻骑如猛虎下山,冲入敌阵,斩将夺旗。

兀赤怒吼连连,奋力组织反击,却因地形限制,兵力无法展开,只能眼睁睁看着己方被分割围歼。

更糟的是,那批伪装成慰劳前线将士的特制豆酱,早在前日便混入敌军粮草之中。

此时药效发作,士兵腹痛难忍,腹泻不止,战斗力瞬间瓦解。

白水坡正面战场上,裴玠趁势发起总攻,战鼓声震天动地,边军士气高昂,以雷霆之势横扫敌军残部。

这一战,彻底扭转局势,边军斩获敌军首级三千余,俘虏两千余人,兀赤仓皇北逃,狼狈不堪。

谢妩立于战场边缘的山丘之上,望着远方硝烟未散的战场,神色平静。

老耿头站在她身侧,低声问道:“小姐,这仗……打赢了。”

谢妩轻轻点头,唇角微扬,“是啊,打赢了。”

她望向远处正策马巡视战场的裴玠,语气幽然:“这一仗,不是为了复仇,是为了让他们知道,我们谢家的女儿,也能守土安邦。”

老耿头望着她清冷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而裴玠似乎感应到她的目光,遥遥回望,眼神复杂。

那一瞬,他看懂了她的心意——她不为儿女情长,不为谁停留,她要的,是整个江山。

他终是微微一笑,勒马转身,继续投身战场。

而此刻的长安城内,百味斋后院中,阿竹正低头模仿一封字迹。

谢妩站在案前,指尖轻轻着一封信笺,

那是苏若瑶的供词副本——她在审讯时提到,曾在一次宴席上见过户部郎中赵文昭一面。

谢妩不动声色地吩咐道:“仿他笔迹,写一封悔过书。”

阿竹点头,开始动笔。

他不知道这封信将来会掀起怎样的风浪。

但谢妩知道。

有些棋子,还未到落下的时候。

而这场局,才刚刚开始。


    (http://wbxsb.com/book/JYTF-3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bx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