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结束后,北狄使者拉着翻译官,非要见一见这些厨师。
当他发现所有厨师都是五大三粗的汉子时,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不过,"他突然看向江清黎,"这位夫人似乎对厨艺也很精通?"
陆齐铭瞬间挡在江清黎面前,眼神危险:"她是本将军的夫人。"
北狄使者缩了缩脖子,小声嘀咕:"我就问问......"
最终,这场宴席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促成了两国贸易协定的签订——北狄愿意用优质牛羊换取大梁的香料和厨艺指导。
回府的马车上,江清黎靠在陆齐铭肩头,笑得首不起腰:"你看到三哥的表情了吗?他生怕北狄人把张师傅抢走,全程死死盯着人家!"
陆齐铭无奈地摇头:"你们兄妹俩,一个为了吃教徒弟,一个为了吃卖妹妹,真是......"
"对了,"江清黎突然想起什么,"北狄使者临走时偷偷塞给我一张单子,说是他们公主的喜好......"
陆齐铭:"......"
---
北狄使者回国后,将大梁的美食描述得天花乱坠,听得北狄王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飞到大梁尝上一口。
"那羊肉入口即化,汤汁鲜美得让人想把舌头吞下去!"使者手舞足蹈地比划着,"还有那什么‘火锅’,滚烫的红汤里涮肉片,蘸上特制的酱料,简首......"
北狄王咽了咽口水,拍案而起:"来人!给大梁皇帝发加急文书!"
短短半月内,梁帝收到了北狄王连发的十二道加急文书,内容大同小异——
"北狄愿每年上贡增加20%,只求大梁派遣厨师指导!"
朝堂上,梁帝将文书传给众大臣阅览,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笑意:"诸位爱卿,北狄此番诚意,你们怎么看?"
大臣们纷纷拱手:
"陛下英明!昭阳公主厨艺精湛,竟能令北狄折服,实乃大梁之福!"
"虎父无犬女啊!有陛下这样的明君,公主自然出类拔萃!"
三皇子萧景钰站在队列中,昂首挺胸,仿佛这些夸赞都是给他的,活像只骄傲的小公鸡。
梁帝瞥了他一眼,故意道:"景钰,听说御膳房的张师傅,被昭阳指点过......"
"父皇!"三皇子一个箭步上前,声音都拔高了八度,"张师傅是专门伺候您和皇祖母的,怎么能派去北狄那种苦寒之地!"
梁帝挑眉:"朕还没说完呢。"
三皇子急得额头冒汗:"儿臣觉得,不如让北狄派人来学!昭阳楼那么多厨子,随便挑几个教就是了!"
看着儿子这副护食的模样,梁帝忍俊不禁:"朕何时说要派张师傅去了?"
三皇子这才松了口气,讪讪退回队列。
梁帝敲了敲龙椅扶手:"不过景钰的提议不错。传旨北狄,若他们将年贡增加至30%,朕便允许他们派遣学徒来大梁学艺。"
"陛下圣明!"众臣齐声高呼。
退朝后,三皇子鬼鬼祟祟地溜进御膳房,一把拉住正在切菜的张师傅:
"老张啊,最近千万别出门!北狄人馋得很,万一把你绑走了怎么办?"
张师傅哭笑不得:"殿下放心,奴才这把老骨头,北狄人看不上。"
"胡说!"三皇子严肃道,"你做的佛跳墙,连北狄王都想娶!"
正说着,一个小太监匆匆跑来:"殿下,昭阳公主派人来问,北狄学徒来了安排在哪教?公主说......"
三皇子立刻跳起来:"当然安排在昭阳楼!离御膳房越远越好!"
一个月后,北狄派来的二十名学徒抵达京城。
江清黎在昭阳楼专门辟出一间院子作为教学场地,每日教授他们大梁的烹饪技巧。
"记住,"她指着铜锅讲解,"北狄气候寒冷,火锅底料可以多加些花椒和姜片,驱寒暖身。"
北狄学徒们学得认真,但总有意外——
"公主!"一个学徒举着焦黑的锅跑来,"您说的‘文火慢炖’,我们的‘文火’好像不太一样......"
江清黎:"......"
尽管如此,当第一批北狄学徒学成归国时,还是带回了让北狄王满意的成果。
"太好吃了!"北狄王啃着徒弟烤的羊排,热泪盈眶,"快!再给大梁送五十头牛去!"
昭阳楼的后院里,江清黎正和陆齐铭分享这个好消息。
"北狄又追加了牛羊进贡,"她笑着递过一杯奶茶,"说是感谢‘师恩’。"
陆齐铭接过杯子,突然压低声音:"夫人,为夫最近学了个新词。"
"嗯?"
"叫‘美食外交’。"他眼中带着笑意,"要不要为夫带兵,帮你把分店开到西域去?"
江清黎噗嗤一笑:"陆将军,你这是要为我打下一个‘美食帝国’?"
"未尝不可。"陆齐铭低头,在她耳边轻声道,"毕竟夫人值得这天下最好的。"
(http://wbxsb.com/book/OO92-10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bx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