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平静地过去,苏晚星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Studio的第一个概念草图中,利用从图书馆借来的书和DeepWhisper的线上指导,她的小亭子方案越来越成熟。然而,周一(10月15日)中午在食堂吃饭时,一段隔壁桌的对话又让她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她听到隔壁桌两个女生在抱怨:“唉,王教授那门《建筑结构选型》太难选了!据说挂科率贼高!早知道不手贱点提交了!”
“是啊,后悔死了!现在退都退不掉!”
苏晚星心里也是一沉。她选课时也抢到了这门公认的“魔鬼”课,正有些忐忑。这门课以理论艰深、考核严苛著称,是建筑系新生的“噩梦”之一。想到未来可能面临的巨大压力,她顿时觉得碗里的饭菜没了滋味。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林薇发来的消息:
「薇薇安:[图片] 晚星!快看教务处系统!你选的那门王老魔的结构课,神奇地换成了陈教授开的新课《结构创新与数字实现》!还是小班教学!听说超级棒!名额少得可怜!你踩狗屎运啦!怎么做到的?是不是沈铮学长他们帮忙了?」
图片是教务系统的截图,她的课表上,《建筑结构选型》果然变成了《结构创新与数字实现》,授课教师:陈教授。
苏晚星彻底愣住了。换课?还是换成了陈教授亲自开的小班新课?这绝不是普通的系统错误或运气好能解释的!她猛地想起沈铮那天在奶茶店递过来的名片,以及陆明轩温和周到的笑容。是他们?他们一首在关注她的选课?甚至有能力干预教务系统?这个认知让她感到一丝强烈的不安和被冒犯感。沈铮他们的能量,似乎远超普通学生创业者的范畴,而这种“关照”更像是一种无形的操控。
她立刻给林薇回了信息:「不清楚。别乱猜。」然后犹豫了一下,点开和陆明轩的微信(那天晚餐后大家互加了联系方式)。她斟酌着措辞,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静而疏离:
「苏晚星:陆学长,你好。打扰了。我的选课系统里,《建筑结构选型》被替换成了陈教授的《结构创新与数字实现》,请问……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信息发出去,她有些紧张地等待着。很快,陆明轩回复了:
「陆明轩:苏同学你好。选课的事,是沈铮偶然听苏辰提起你对结构课有些顾虑。正好陈教授这门新课在内部征集有潜力的学生试听,名额很少,需要推荐。沈铮觉得你的设计基础和对新方向的兴趣很符合要求,就请陈教授那边负责项目的助教(是我们深穹的技术顾问)帮忙把你的材料递了过去。陈教授看过你的一些设计草图(苏辰分享的,希望你别介意),认为你很有潜力,就破格加了名额。纯粹是机缘巧合,觉得适合你。希望没有给你带来困扰。」
解释合情合理,滴水不漏。提到了苏辰的“透露”,沈铮的“推荐”,陈教授的“赏识”,深穹顾问的“递材料”,每个环节都看似合理,又巧妙地掩盖了可能存在的“特权操作”。最后还表达了“不希望带来困扰”的体贴。
苏晚星看着这条长长的信息,心情复杂到了极点。一方面,能上陈教授的小班课是梦寐以求的机会,对专业发展大有裨益;另一方面,这种被暗中安排、被“关照”的感觉,让她有种隐私被侵入、自主权被剥夺的强烈不适感。尤其是,对方打着“为你好”、“机缘巧合”的旗号,让她连拒绝和质问都显得不识好歹、辜负好意。
「苏晚星:原来是这样。谢谢沈学长和陆学长的好意,也谢谢陈教授的赏识。我会努力学习的。」
她最终只能这样回复,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和无奈。放下手机,苏晚星看着窗外。秋日的阳光正好,她却觉得有些冷。沈铮他们,或者说他们背后代表的周屿白的影响力,像一张无形的网,温柔地笼罩下来,提供着便利,却也让她感到一种被掌控的窒息。那个匿名的包裹,那本恰到好处的书,这次“凑巧”的换课……这些“巧合”背后,到底有没有可能是周屿白的授意?
她想起方晓的话:“带着目的。”林薇的猜测:“替周学长照顾你。”
如果真是这样,周屿白,你究竟是关心,还是……怜悯?
这个念头让她心头一阵刺痛。她苏晚星不需要怜悯!她需要的是平等的尊重和……纯粹的心意。
她烦躁地打开那个建筑设计论坛,点开与DeepWhisper的对话框。看着对方那个深邃的ID头像,她忽然有了一种倾诉的冲动。这个神秘的陌生人,至少此刻,给她一种更纯粹的感觉——基于专业和思想的交流,不掺杂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和隐晦的“照顾”。
「StellarSu:DeepWhisper,谢谢你的建议!我按照你的思路深化了结构,感觉豁然开朗![附上初步结构草图照片] 另外,今天遇到一件有点困扰的事…… 」
她犹豫了一下,删掉了后面关于“困扰”的具体描述。很快,DeepWhisper的回复来了,依然专注于专业:
「DeepWhisper:草图很清晰!分形逻辑应用得当。注意第三级分支节点处的应力集中,可参考这篇论文中关于‘梯度材料分布’的解决方案(论文链接)。期待看到你的实体模型。」
「DeepWhisper:困扰?如果与设计相关,或许我能提供另一种角度的思考。」
对方的敏锐让苏晚星微微惊讶。她看着那句“另一种角度的思考”,她本不想把自己的烦恼带给一个素未谋面的网友,但最终鬼使神差地,将今天换课的事情,隐去了沈铮等人的名字,以“有学长出于好意帮忙推荐换到了一门更好的课”为引子,表达了自己对这种“被安排”的复杂感受,询问对方如何看待这种“善意”的帮助。信息发出去后,她有些忐忑,觉得自己可能交浅言深了。然而,DeepWhisper的回复却出乎意料的深刻和……温柔:
「DeepWhisper:善意如同阳光,温暖但也可能灼人。关键在于接收者的意愿和边界感。真正的帮助,应如春风化雨,滋养而不强求其形;如灯塔指引,照亮方向却尊重航程的自主。不必急于拒绝温暖,但需明晰自己的边界,以坦诚沟通化解可能的压力。记住,你才是自己航船的舵手。」
这段话像一股清泉,瞬间涤荡了苏晚星心头的烦闷和纠结。没有说教,没有评判,只有深刻的理解和充满智慧的引导。她看着那句“你才是自己航船的舵手”,心中豁然开朗。是啊,无论对方是谁,出于什么目的,她只需要明确自己的边界,坦然面对,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即可。接受陈教授的课,是因为它本身的价值,而非是谁给的“恩惠”。她可以坦然接受这个结果,同时在心里划清界限,不再为这种“安排”而困扰。
「StellarSu:谢谢!你的话像灯塔一样,让我看清了很多。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她真诚地回复,脸上露出了几天来第一个轻松释然的笑容。这个神秘的DeepWhisper,不仅是一位良师,更像是一位能洞察人心的益友。她对他的好奇和好感,悄然增加。而电脑另一端,看着屏幕上那句“像灯塔一样”,某人紧绷的嘴角再次上扬,眼底却掠过一丝复杂的光芒——引导她,安慰她,却无法以真实身份靠近她,这种滋味,真是甜蜜又苦涩。
(http://wbxsb.com/book/S5CZ-1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bx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