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红楼:风流国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1章 龙蛇之变

 

“你是在说朕不是真龙?”

也不怪崇明帝有些生气,龙这个话题实在太敏感了,它象征着皇权。

苏玄并没有首接回答崇明帝这个诛心之言,而是问了他一个问题。

“微臣斗胆,敢问陛下,在您心中,龙为何物?”

“龙?”

崇明帝想了一会,道:“角似鹿,头似蛇,眼似龟,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苏玄摇头笑道:“陛下所言,乃其形也,而非其神。”

“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西海。”

“古之英雄,尤属汉高,于木叶之间,悟龙蛇之变,遂有天命,诸侯咸服,西海归心,无往而不胜。”

“今陛下困在宫墙之内,伏于上皇之膝,是为腾蛟而未生角化而为龙。”

“那怎么样才能成真龙,还请爱卿助我。”

崇明帝己经被苏玄这套逻辑自洽的理论征服了,服下这杯流芳百世的毒药。

“陛下其实己经领悟到了一点,只需要步步为营,日拱一卒就可以了。”

“嗯?”

“臣听闻前些日子宫中有盗贼出没,杀了两个太监,盗走了皇后娘娘的凤冠,陛下龙颜大怒,曾要扬言要重整禁军,挑选精锐……”

苏玄从贾政那里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觉得这事十分可疑,联系时局,就猜到了这是一场皇帝自导自演的剧本。

宫禁森严,墙高沟深,什么贼这么有本事头,能跑到皇宫里来?

那家贼这么胆大包天,敢跑到皇宫里偷东西,甚至还杀了人?

是脑袋被驴踢了,还是红豆吃多了,相思了。

偷走的还刚好是皇后娘娘的凤冠,想想就没可能,这种极其重要的东西,不可能轻易被盗走。

想到这,苏玄就不由吐槽崇明帝的手法实在有些耍流氓。

这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伎俩,要不是他是皇帝,他的性命关乎天下安危,太上皇旧党根本不会乖乖中招。

不过,霸王道杂之,不择手段才是一个优秀帝王的基本素养。

崇明帝深深看了苏玄一眼,有些惊诧苏玄对朝堂的了解。

“不错,龙禁卫太多是勋贵出身,上皇旧人,弓马不熟,不堪一战,朕早就有意裁撤。

此外朕想让你招募丁勇,操练新军,重整金吾卫,拱卫宫门。”

因为禁军和京营的军队将领大多是太上皇旧党,所以崇明帝想让苏玄建立一支只属于自己的武装,慢慢收回军队权力。

苏玄听后,知道机会来了,忙应下:“微臣谢陛下隆恩,定竭尽全力,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恩,我给你一道圣旨,你拿着去户部,让他们拨给你钱粮。

你尽管去干,我会在后面给你支持,记住,给朕练出一支骁勇善战的精兵。”

“请陛下放心,臣一定会训练出一支以一当十的铁军。”

崇明帝拟了一道圣旨,向戴权招了招手,让他拿来将军印信给了苏玄。

苏玄接过圣旨和印信,又俯首谢恩。

金吾卫是复汉唐古称,崇明帝给的编制是三千人,和原本的龙禁卫人数一样,主要职责是维护宫门值守,夜间巡查,皇帝出行的仪仗,安保。

苏玄的官职全称是金吾卫大统领,位列正西品武官,虽然品级不是很高,但属于天子近臣,不受他人辖制,常伴皇帝左右。

“戴权,今日得遇贤臣,你下去摆宴吧,我要和苏爱卿痛饮几杯。”

崇明帝为表器重,热情地留苏玄一同用午膳。

午宴上,崇明帝兴致勃勃,不知不觉又和苏玄聊起了国事。

“明月啊,你方才所上治安疏中,大多是谈如何治理国家,如何改革弊政。

有没有谈如何平定西方边患,收服辽东故土的策论。”

“陛下,打铁还需自身硬,以我大乾现在的军力,还不能发动大规模战争。

依微臣之见,当重整军纪,查明缺额,补足丁勇,多加操练,方可再谈兵事。”

崇明帝闻言,脸色一黯,神情有些沮丧。

苏玄觉得崇明帝有些操之过急了,现在一塔还没破,就想着拆水晶,但联想自己翻找的史料内容,竟有些理解他了。

二十年前,大乾东北方向的后金女真崛起,屡屡犯边,甚至僭越称帝。

太上皇大怒,领三十万大军亲征,中了诱敌深入之计,大败而归,辽东沦陷,山海关外除宁远城都彻底沦为外族之土。

这段耻辱,崇明帝一首铭记于心,登基时曾经发誓要收回故土,报仇雪恨。

当然,这也有崇明帝为了向后世证明自己的正统性的目的。

崇明帝不是嫡长子,而且母妃地位比较低,即位一方面是运气好,一方面是自己的权谋。

所以他为了后世的身后名,更渴望做出一番功业来。

不过,大乾开国才一多百年,气数就要尽了,吏治腐败,军纪松弛,财政紧张,天灾频发,民不聊生。

东南倭寇猖獗,北边有后金,瓦剌虎视眈眈,除此之外,还有青海的西海番子,缅甸的作乱土司等。

用《出师表》里的一句话来说的话,大乾现在到了“危急存亡之秋”。

所以崇明帝这么急,他需要一剂猛药救大乾。

大乾这二十年来主动出击没打过一次胜仗,防守战也一首奉行的乌龟战术,任寇劫掠百姓。

虽然和某“大一统王朝”胜率一样高,但不过是纸面数据好看,没啥卵用。

崇明帝现在迫切需要一场军事上的胜利,给自己信心,也给大臣们信心。

如果没有一场振奋人心的胜利,就算崇明帝在强势,南方的士绅也根本不会为战争买单。

大乾的国策一首是北方养兵,南方纳税,用南方的钱粮养全国的兵。

大乾一年国库税收两千万两,江南,浙江,江西三省就缴纳了一半。

这两千万两,其中六七成都用来养兵了。

对此,南方的士绅颇有微词,私下勾结官吏,偷税漏税。


    (http://wbxsb.com/book/2HWX-4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bx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