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
贾母正和府中妇人谈笑风生。
薛姨妈呷了口茶,笑道:“老太太,宝玉袭爵的事我也听说了,说句公道话,这事玄哥儿做的真是太过了。”
“放着宝玉这块‘宝玉’不用,非要选东府那些破石头。”
贾母听了,十分认同,点头说道:“我原以为他是个识时务,知进退的人,不想是条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本来王夫人把自己调教的晴雯送给苏玄,她就很不满。
为了提升好感,好让宝玉能承袭宁国府的爵位,她才认下来,把晴雯的奴契交给了苏玄。
不想这苏玄得了好处就不认人了。
“老太太,你放心。”
王夫人脸色阴沉冷笑道:“他只要在军中为官,总会有落到我们手里的那天。”
贾母看了王夫人一眼,她没想到平时愚笨的王夫人能想到这一层。
苏玄现在虽然是禁军统领,但早晚有一天会调走的。
调任的地方大概率是京营,而京营节度使就是贾宝玉的舅舅王子腾。
“官大一级压死人。” 何况王子腾比苏玄大了好几个级别,想弄他还不简单。
其实贾家最大的倚仗不是宫里的贵妃娘娘贾元春,而是实权在手,备受皇帝器重的京营节度使王子腾。
王熙凤也开口附和道:“珍大嫂子也是昏了头,她是贾家的媳妇,不向着贾家,反而用起娘家人来挤兑我们。”
“老太太,太太,你放心,东府现在上下离心,内外不和。加上有赖二管家的暗自相助,我看她不久之后就会哭着过来求我们。
到时候这东府的爵位还不是手到擒来,哈哈哈……”
众人听了,深以为然,都欢笑起来,齐齐向贾母祝贺。
“不好了!”
一个下人跑进来,面色慌张,跪倒在地。
“出了什么事?”
王熙凤柳眉倒竖,快步上前喝问道。
下人道:“东府的赖管家被苏玄送官了。”
“什么?”
贾母大惊失色,用拐杖杵了杵地板。
下人忙低下磕头,
“苏玄说赖二管家眼里没有尊卑,勾结外人,贪墨了东府臣额银两,一个时辰前报官取了调令,己经带官差去查抄赖二管家的家产。”
贾母旁的赖嬷嬷听完这话,急忙跪到贾母面前,解释道:
“老太太,你可不能信苏玄的鬼话啊!
我赖家对贾家一向忠心耿耿,不曾有过二心,至于贪墨银两之事,纯属子虚乌有,苏玄捏造的罪行。
我身侍奉你几十年了,赖升也是你从小看到大的,你可不能不管他啊……”
赖嬷嬷声泪俱下,说的感天动地。
贾母脸色缓和了一些,说道:“你先起来,赖升的事,我会想办法。”
贾母对赖嬷嬷的一番话一点都不信。
她活了这么大岁数了,还能不知道赖荣赖升两兄弟贪了?
之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因为她深谙“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
人哪有不贪的?
只要不太过分,把主子伺候好,她也就不追究了。
她年纪也大了,不想折腾了,只想含饴弄孙,安享晚年,每日高乐。
“老太太……”
赖嬷嬷见贾母只是口头答应,仍跪在地上不起来。
贾母思忖片刻,说道:“这样吧,凤丫头,你派个人去把琏二叫来,让他去打听打听。”
王熙凤眉头一皱,答道:“老祖宗,今天不巧了,我家琏二清早给宫里送银子去了,现在还没回来呢。”
王夫人也道:“老爷前几天衙门有事,一首没回来。”
贾母面色一顿,问道:“那派谁去?”
“政儿,和琏儿都不在家。”
贾母突然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出了大事,家里能顶事的人太少了。
也就贾政,贾琏两个人有官身,出去办事有点面子,其他子弟一点都不中用。
现在出了事,他俩不在家,难道干等着?
赖嬷嬷念子心切,插嘴道:“老太太,不如让赖荣去探探口风?”
贾母脸色突变,她对赖嬷嬷无礼的行为十分不满,骂道:“赖荣不过是个奴才,连个官身都没有,能和洛阳知府搭得上话吗?”
赖嬷嬷有些自豪地回道:“老太太有所不知,我的孙子,也就是赖荣的儿子赖尚荣。
他科举取士,得了七品官身,正在京中候补,要不让他去试试?”
贾母心中不悦,这老奴才莫不是在讥讽我家没有科举入仕的子弟?
这种正经抛头露脸,走动关系的事,你一个奴才还想替主子做?
于是贾母面色严肃地叱道:
“赖婆子,你要清楚,前些天保官抓蔷哥儿时,还是苏玄搭的线,后来政儿告诉我这洛阳知府和苏玄关系匪浅。
你家那混小子,不过是个七品官,有那么大面子吗?
还有,你记住!你们赖家一天是我贾家的奴才,一辈子都是我贾家的奴才!
当了个七品官,就尾巴翘上天了!”
见惹怒了贾母,赖嬷嬷连忙跪地请罪。
贾母看着有些心软,刚要宽恕她,便听外面传来一个声音:“琏二爷回来了。”
王熙凤闻言,喜道:“你可算回来了!”
“老祖宗,太太,喜事!”
贾琏满面春风,神采奕奕地快步走到贾母面前行礼请安。
“琏二,什么喜事?”
贾琏放下刚端起来的茶杯,笑道:“今早,我去宫里送银子打算关系,听夏公公说:皇上念诸位嫔妃思家之苦,特意降下恩典,允其回家省亲。
我打听了一下,皇上一共特批了五人归家省亲,大姐姐就在其中。”
“也就是说,大丫头要回来了。”
王夫人听了,忙起身问道。
“嗯。”
贾琏神情激动道:“到时候盖起了省亲别院,迎接贵妃,我们贾家可就风光了。”
其实贾琏之所以这么兴奋,是因为贵妃省亲要盖省亲别院,他有大把机会从这里面捞银子。
贾政不管事,贾珍又死了 ,这营造主管可不就要落到他贾琏头上吗?
“省亲别院?”
王夫人听到这个词,有些迟疑地问道:“这得花费不少银子吧?”
贾琏笑着反问道:“太太,贵妃娘娘带来的荣光不比那几两银子重要?”
王夫人面色一凝,强笑着回道:“也是。”
其实王夫人心里不是不想盖,而是怕花钱,她的积蓄都是要留给自己儿子的。
“那银子怎么出?”
不知是谁提了一嘴这个敏感的话题。
(http://wbxsb.com/book/2HWX-7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bx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