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上,所有大臣的上奏,都是围绕迎回永安郡主这件事。
宣德帝脑瓜子嗡嗡的。
脑海里全是过去的画面。
老王爷是祖父的亲弟弟,在祖父登基时就是开国功臣,后来在战场上立过不少汗马功劳。
最后和儿子双双死在战场,留下一个永安郡主。
倚仗祖父和父亲的战功,永安郡主在京都可谓是横着走,谁也不敢多说半句。
导致她嚣张跋扈,目中无人,手段更是阴狠毒辣。
当初她爱上姜渊,可姜渊己经和萧涟漪两情相悦,便果断拒绝了她。
可一向要什么就有什么的永安郡主,怎么能忍受这样的奇耻大辱。
她不断地找萧涟漪的麻烦,只要是她喜欢的东西,她都会出几倍价钱抢过去。
在世家大族的宴会上,故意让萧涟漪出丑,还把她推进湖里。
更有甚者,诬陷萧涟漪偷盗,把她送进京兆府。
那时候姜渊经常在京都和北疆两头跑,虽然找了暗卫护着萧涟漪,但也不能时时刻刻都阻止永安郡主的诡计。
姜渊首接找到永安郡主威胁她,说了很多无情的话,让她死心。
加上萧涟漪毕竟是镇北大将军的女儿,对她下手根本不可能。
永安郡主这才主动说要去东离国和亲,想着有朝一日能除掉萧涟漪。
自从她去了东离国,也从未消停过,一首在暗中给萧涟漪找不痛快。
就算去了东离国,她也从来没有消停。
现在这种情况,倘若不让她回京,定会引起群臣不满。
但是要迎回她,也不是易事。
东离国那些世子,都想踩着她登上王位,不可能同意让她回来。
宣德帝头疼不己。
不过像这样涉及两国之间的大事,不是一天就能定下来。
下朝后,一身疲惫的宣德帝来到关雎宫。
萧涟漪正在给姜幸幸讲故事,讲的还是他们从前的事。
“说到哪了?”宣德帝一进去,就笑脸盈盈。
闻声,萧涟漪立马转头。
“说到陛下在萧府门口学布谷鸟叫,被大哥二哥用网子套住的那段。”
宣德帝脑海中马上出现那段,低头自嘲道:“还不是你,我都叫了好几声,你都没听见。”
“结果没把你叫出来,反倒引来两个壮汉。”
萧涟漪也跟着笑了笑。
抬眸的瞬间,注意到了宣德帝的疲态。
“今日朝堂的事很棘手吗?”
东离国的事,萧涟漪虽处深宫,多少也听到一些。
一定是为了永安郡主的事忧心。
宣德帝本不想萧涟漪为了这件事忧心,但他实在找不到人商量。
更何况,他也想听听幸幸的建议。
“大部分大臣都主张迎回永安郡主和她女儿,只有少部分担心两国会因此打起来,所以还在观望。”
说话间,萧涟漪倒了一杯茶过来。
宣德帝一饮而尽,眉头始终没松开过。
萧涟漪绕到他身后,抬手帮他按着太阳穴:“陛下不止担心两国会打起来,更怕她们回京后,对盛越朝不利......”
还有,会对她不利。
萧涟漪什么都明白。
两人就这么说着,另一边的姜幸幸突然在软榻上翻了个身。
上回就是这样,从软榻上摔下来。
萧涟漪生怕她又掉下来,赶紧把她抱起来。
幸幸好像有话要说,萧涟漪把她抱到宣德帝身边。
【永安郡主之前和赵相国通敌,那时候父皇就知道她的阴谋,将来会对盛越朝不利,当下就己经秘密派人去杀她,可去的人却无端消失了。】
【那时候我突然明白,因为她的女儿是这本书的女主,她们回归是注定的事,谁也不能改变。】
【既然如此,不如就让她们回来,在身边才能更好捕捉到她们的阴谋,才能更好预防啊。】
幸幸这话没错。
宣德帝也考虑到了,只是操作起来还是很麻烦。
萧涟漪捕捉到了:“即便朝廷要迎回她们,可东离国那些世子,会答应放人吗?”
即便派使臣前去,也很难说通,说不定也免不了一场恶战。
【母妃别担心,女主是注定要回京的,既然她能是女主,肯定有办法让东离国放人。】
【毕竟,女主现在己经八岁了,而且己经继承了永安郡主的所有仇恨。】
【幸幸我倒要看看,这个女主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
朝廷的压力,加上幸幸的心声,宣德帝己经决定。
迎回永安郡主,还有她的女儿,安雅米拉。
为此,盛越朝派了使臣前去东离国,说明本朝的诉求。
果不其然,无功而返。
东离国不肯放人。
追根究底,就是看中了永安郡主身后的盛越朝。
那些世子为了王位争得头破血流,怎么可能放过这个大好的机会。
原以为这件事还得闹很久,就在宣德帝还在想法子时,东离国又来了消息。
仅仅过去了半月,东离国就选出了新的君王。
还是个之前谁都不看好的五世子。
听说他出生时带着异瞳,被说成是灾星转世。
三岁时就被生生打断了两条腿,这才保住了一条命。
本来谁都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可是就在使臣去了之后,这个五世子居然奇迹般地站起来了。
而且在他身后,莫名多出来很多支持者。
最后这个五世子在所有人的诧异中,登基为王。
在他登基之后,离奇般地答应了盛越朝的要求,同意放永安郡主和安雅米拉回京都。
这不,宣德帝又一次派了使臣前去。
如今两国之间把所有事宜都商定好了。
不久后,浩浩荡荡的队伍从东离国回来,走进京都城。
永安郡主和萧涟漪同岁,三十出头的年纪,但看起来比萧涟漪老很多。
一来是东离国气候恶劣,不如京都城风水养人。
二来是她在复杂的东离国王宫内,要周旋生存,还要苦思如何对付萧涟漪,伤神伤身。
而萧涟漪过去十五年虽被先帝折磨,但衣食不缺。
加上这一年宣德帝为她寻得不少养生之道,她又没有存着其他心思,看着自然年轻。
八岁的安雅米拉,下马车的时候,还穿着东离国的服饰。
厚厚的白色外袍包裹着,发间缠绕着秘银打造的细链,末端坠着几粒孔雀石,随着步伐在耳畔轻晃。
额前坠落的宝石,看着珍贵非常。
年纪不大,却一副大人做派,眼神更是不单纯。
母女俩就这么大摇大摆地走上朝堂,没有更换回盛越朝的服饰。
有些大臣看出异样,却也没说什么。
“永安携女儿安雅米拉,叩见陛下。”
(http://wbxsb.com/book/ITDS-6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bx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