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噬寿青铜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章 锁魂旧事

 

妙尘道长的手指抚过檀木匣边缘,鲛人灯的铜液在褶皱的皮肤上投下流动的暗纹。他心口的青铜树苗忽然颤动,根系顺着血管凸起,在道袍下蜿蜒成北斗七星的形状。

“那是民国二十八年,龙居山暴雨冲出了三星堆祭祀坑。”老道的声音裹着青铜器摩擦般的沙哑,“你祖父举着煤油灯爬进裂缝时,我正在追查七具青铜瓮的下落。”

"这七具青铜瓮,是鱼凫王灭国前最后的‘镇龙器’。"他掀开匣底压着的泛黄的《岷川妖异志》残页,泛脆的纸上画着瓮身纹样——饕餮吞日,纵目通天,"瓮中封着七位古蜀大巫的肉身,以巫血为引,青铜为棺,埋于龙居山地脉七处‘活穴’。"

青铜瓮表面阴刻的三千殄文,实为古蜀大巫用活人魂魄书写的“镇龙咒”。每具瓮底铸有北斗一星的方位,七瓮成阵可镇地脉中的“青铜邪气”。但若瓮身破损,地脉中的青铜脉便会如毒藤疯长,引发山崩地裂。

"民国二十三年茂县地震,便是秦家曾祖盗掘两瓮所致。"妙尘道长扯开道袍,露出心口锁魂枝的根系,"地裂处涌出的青铜浆,三日便吞了半个村。"

瓮内浸泡大巫尸身的并非普通药液,而是混入青铜粉与蓼科种子的“养尸露”。千年沉淀后,尸身血肉与青铜共生,十指化为利刃,眼窝中寄生着青铜线虫。

"当年你祖父开瓮时,女尸的睫毛还在颤动。"妙尘道长的瞳孔蒙上阴翳,"那些线虫钻入盗墓贼七窍,三刻钟就能将人蛀成空壳——壳里填满青铜粉,变成秦家操控的‘阴兵’。"

瓮内壁用巫血绘着《指路经》残篇,本是引导大巫魂魄归天的咒文。但秦家以活人血祭篡改经文,将咒语逆转为“唤魂令”。每具苏醒的青铜尸,都会在月圆之夜吟诵扭曲的经文,引得方圆百里亡魂暴动。

"最凶那年七月半,成都巷口的石板缝里都渗铜锈。"老道枯指敲了敲檀木匣,"钟楼大钟无人自鸣,音调与瓮中尸吟一模一样。"

青城山道观秘卷《伏龙录》记载,初代观主曾参与封印青铜瓮。我接任观主时,需以心头血立誓:"瓮碎则山倾,瓮醒则魂灭"。

"师父羽化前,罗盘指针突然崩飞。"他掀起道袍下摆,露出脚踝处北斗状烙痕,"那是观主印——青铜瓮异动时,烙痕会灼如滚铁。"

民国二十五年春,我曾在都江堰见过青铜瓮现世的惨状:秦家雇的力夫误触瓮口饕餮纹,浑身毛孔渗出青铜粉,哀嚎着跳入岷江。次日,江面浮起百具鱼尸,每片鱼鳞都嵌着人牙卦符。

"那力夫的妻子来江边招魂,第二日眼窝里便钻出青铜根须。"妙尘道长的嗓音嘶哑如锈铁摩擦,"她抱着婴孩站在道观前,浑身爬满铜锈……"

“而我和你祖父相遇,既是在龙居山。”说罢,妙尘道长,微微颔首,微闭的双眼中,却突然迸发出精光,陷入回忆之中。

龙居山寻踪

青城山紫阳殿的铜炉青烟袅袅,妙尘跪在三清像前,掌心捧着师父临终前交付的青铜罗盘。罗盘中央嵌着半枚玉璋碎片,边缘刻着蝇头小楷:【龙居山北麓,七瓮镇地脉。若见铜雨落,速焚镇魂香】。

“此物是鱼凫王冠残片,与龙居山地脉共鸣。”师父枯槁的手指划过罗盘边缘的殄文,“当年夏氏先祖助道门封瓮,如今地气动荡……咳咳……你需在铜雨降世前……”

话未说完,师父的手陡然垂落。

半月后的子夜,妙尘在丹房打坐时,忽闻檐角铜铃急颤。推窗望去,青城山巅的云层泛着诡异的铜绿色,雨滴砸在石阶上竟迸出蓝绿色火星——正是古籍中记载的“铜雨”。

他疾步冲入藏经阁,掀开地砖下的暗格。师父珍藏的《伏龙录》正渗出黑血,书页间夹着的蓼科种子突然发芽,藤蔓缠住他的手腕,在皮肤上烙出龙居山地形图。

“青铜瓮要醒了……”妙尘割破指尖,血珠滴在藤蔓上。

妙尘连夜下山,青铜罗盘在怀中嗡鸣如蜂。行至都江堰时,盘面“坎”位突然渗出黑液,指针疯转着指向西北方。沿途的溪流泛着铜锈色,岩缝中钻出的蜈蚣竟长着青铜甲壳。

在龙溪峡谷,他撞见一队秦家马帮正往骡车上装载木箱。箱缝滴落的黑浆腐蚀了山石,露出内藏的青铜瓮残片。妙尘尾随三日,见他们在龙居山北麓卸货,为首的独眼汉子正用洛阳铲探查防空洞方位。

“今夜子时,送第七瓮入阵。”独眼汉子踹了脚颤抖的力夫,“祭品备好了吗?要未满七日的婴尸!

妙尘绕至后山,见整片山体布满蜂窝状孔洞。他咬破舌尖,以血在罗盘上画出“开山符”。玉璋碎片突然迸发青光,照出岩壁上隐藏的殄文——正是《岷川妖异志》中缺失的“镇龙诀”。

“天枢移位,地脉开窍!”他挥剑斩断缠满铜锈的藤蔓,山石应声裂开一道缝隙。腐臭的铜腥味扑面而来,混着婴尸啼哭般的风声。

防空洞深处,七具青铜瓮正在黑浆中浮沉。瓮身的饕餮纹裂开缝隙,钻出的青铜根须己缠住三具力夫的尸身,正将他们的眼球改造成玉璋形状的骨痂……

妙尘的桃木剑刺入主瓮时,洞外突然炸响惊雷。暴雨裹着铜锈灌入洞穴,在瓮阵中央汇成漩涡。漩涡中浮出半卷泛黄的考古日志——正是夏明恪后来遗失的《三星堆祭祀坑发掘记录》。

日志末页粘着血指印,字迹潦草如咒:【秦家以活人饲瓮,欲唤青铜神树。见此文者,速至北纬31°03'……】

妙尘将《三星堆祭祀坑发掘记录》揣入道袍中,正准备离开,忽然一道及其明亮的灯光照射过来:“是谁在那里?!”妙尘暗道一声“不好”,迅速后退,摆脱光圈的笼罩,却己经来不及,三枚青铜梭镖擦着他耳际钉入岩壁,镖尾系着的铜铃疯狂震颤——这是秦家豢养的"听风隼",专嗅古卷的朱砂与尸蜡味。

"道长好手段,连我秦家的瓮阵都敢破。"独眼汉子堵在洞口,手中绞盘转动着九股青铜丝线,"可惜这防空洞的出口……"他猛拽绞盘,地面突然隆起蛛网状铜丝,"早就织成天罗地网了!"

妙尘反手甩出桃木剑,剑身《连山易》卦文迸发青光。青铜丝触及剑光的刹那,竟如活蛇般缠绕而上,将剑身绞成木屑。

"这是滇南蛊丝混着三星堆青铜液炼的'捆仙索'。"独眼汉子狞笑着甩出第二把铜梭,"专克你们这些牛鼻子的法器!"

妙尘疾退三步,道袍袖口抖落七枚五帝钱。铜钱嵌入地面北斗方位,他咬破舌尖喷出血雾:"天罡地煞,铜山开路!"血雾触及铜钱的瞬间,地面裂开七道火沟,青铜丝网被灼烧出缺口。

趁乱冲向洞口的刹那,身后传来瓮盖掀翻的巨响。三具青铜巫尸破瓮而出,关节处伸出带倒刺的铜链。为首的巫尸脖颈挂着青铜铭牌,模糊可辨"秦兆元"三字——竟是秦家早夭的长子!巫尸的利爪裹挟腥风袭来,妙尘旋身避让,后背仍被划开三道血口。伤口处钻入的青铜粉如活物游走,他当即撕下道袍缠住创口,却见巫尸眼窝中射出的青铜线虫己攀上脚踝。

"尝尝自家养的宝贝!"妙尘将《发掘记录》卷成筒状,筒口对准巫尸眉心。记录末页的夏明恪血指印突然发光,线虫群如遭雷击般蜷缩坠地。

独眼汉子暴喝着掷出青铜网,网上缀满人牙卦符。妙尘扯断腰间玉佩,玉屑洒向洞顶渗水的裂隙:"巽风借力,葵水化形!"

积水突然沸腾,蒸腾的水雾中凝出七具妙尘幻影。青铜网绞碎三道幻影时,真正的妙尘己遁至洞口。他回身甩出最后三枚五帝钱,钱币在铜丝网上炸出雷火——这是青城山秘传的"炸金花",以十年阳寿为引的搏命之术!

逃出防空洞时,暴雨己浸透道袍。妙尘的左臂爬满青铜纹,指甲盖泛起死灰色。他撕开内衬,用朱砂在胸口画出"锁魂符",勉强镇住青铜脉的侵蚀。

《发掘记录》在怀中发烫,血指印浮出新的坐标:北纬31°03',东经103°42'。那是龙居山鹰嘴崖的方向,崖下江水在此处回旋成太极状漩涡。

攀至半山腰时,秦家的追兵火把己如毒蛇缠山。妙尘摸出夏明恪遗留的半块玉璋,按进崖壁某处蜂窝状孔洞。山石轰然中开,露出隐藏的青铜栈道——三千年前古蜀人开凿的"通天径",石阶上刻满鱼凫王冠纹样。

妙尘贴着岩缝喘息。青铜毒己蔓延至左肩,每喘一口气都像吞下滚烫的铜渣。忽然,头顶传来弓弦绷紧的嗡鸣——

"嗖!嗖!嗖!"

三支青铜箭破空而至,精准贯穿追兵的咽喉。箭镞刻着三星堆神鸟纹,尾羽浸着朱砂。妙尘抬头望去,崖顶黑影一闪而过,碎石簌簌落下。

"天助我也!"他趁机滚入荆棘丛,秦家的怒骂声被突如其来的山雾吞没。雾中隐约传来金铁交击声,似是那黑影正与追兵缠斗。

妙尘不敢耽搁,瞬身进入青铜栈道,青铜栈道嵌在崖壁蜂窝状的孔洞中,阶面覆满铜锈,踩上去如踏腐骨。妙尘的铜化左臂刮过石壁,竟擦出蓝绿色火花——壁上鱼凫王冠纹路间,嵌着无数玉璋碎片,与他怀中的残片共鸣震颤。行至栈道转折处,忽见岩缝渗出沥青状黑浆。妙尘以桃木剑挑开,浆液中赫然浮着半张秦家符咒,朱砂写就的"祭"字正在融化。"不好,是血引符!"他猛然后撤,原先立足处轰然塌陷,露出下方沸腾的青铜池。

推开尘封的石门刹那,腥风扑面。妙尘刚摸出火折子,后颈汗毛陡然倒竖——

"铿!"

匕首擦着耳际钉入石壁,刃口泛着青铜毒特有的幽蓝。黑影自穹顶倒坠而下,膝击首取

他天灵盖。妙尘就势滚地,道袍却被利爪撕开,怀中的《发掘记录》散落一地。

"秦家的走狗竟摸到这里!"袭击者嗓音嘶哑如锈铁相磨,手中青铜戈横扫而来。妙尘借火光瞥见对方脖颈——竟缠着浸血的考古队袖标!

戈风卷灭烛火的刹那,妙尘甩出袖中铜钱。钱币撞在青铜灯盏上,迸发的火星照亮石窟——袭击者满脸血污,但锁骨处的北斗七星纹清晰可辨!

"夏明恪?!"妙尘格开青铜戈的瞬间,左臂铜化部位突然暴长,利刃般的指尖刺向对方咽喉。

"叮!"

夏明恪以玉璋残片格挡,璋身阴刻的鱼凫王冠纹与妙尘怀中的残片严丝合缝。纠缠中,一本泛黄笔记从道袍夹层滑落——那是青城山《伏龙录》!"你……你是青城山的人?"

夏明恪瞳孔骤缩,戈尖僵在半空。他踢开脚边青铜灯,火光映亮笔记上的血字:【七瓮镇龙脉,双璋破死局】。

妙尘扯开衣襟,露出心口蠕动的青铜苗:"令祖夏老先生,三十年前曾与我师共封青铜瓮。"苗根缠着的玉璋碎片突然发烫,与夏明恪手中的残片产生共鸣。

夏明恪的考古锤当啷坠地。他撕开右臂绷带,露出被青铜脉侵蚀的伤口——那纹路走向竟与妙尘身上的锁魂枝根系完全相同。"两个月前我在祭祀坑找到半卷笔记,"他喘息着摊开掌心,掌纹里嵌着青铜粉,"写着‘遇七星纹者,可托生死’……"


    (http://wbxsb.com/book/S51F-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bxsb.com